咳嗽是身體的一種本能,當體內有「異物」的時候,通過咳嗽的形式將其清出身體,這是身體自救的一種表現。這些異物包括:痰、餘寒、餘熱......
感冒發燒後的咳嗽,就是這樣。貌似感冒好了,其實還有餘邪未解,於是頻繁咳嗽。
01 咳嗽突發/咳嗽多日,可以這樣處理
如果咳嗽發作的時間短,可以疏通肺經,恢復肺的功能,將餘邪清出體外,基本可以手到咳除。肺經的易堵塞穴位是孔最穴、魚際穴。
中醫認為「肺為儲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所以咳嗽、痰多的時候,還要疏通脾經,以健脾化痰止咳。
脾經的易堵塞穴位是地機穴、三陰交穴、太白穴、公孫穴。
久咳,會耗損腎氣,咳嗽反覆發作,會有咽喉發癢的感覺。腎經的循行線路經過咽喉,所以按揉疏通腎經的易堵塞穴位,會很快緩解這種癢咳,喉嚨瞬間清爽。
腎經的易堵塞穴位是大鐘穴、水泉穴、照海穴。
面對咳嗽,我經常是選用肺經、脾經、腎經的易堵塞穴位來調理。上述穴位,每個穴位每次按揉兩分鐘,每日三次,堅持三天,當穴位處痛感下降或消失的時候,咳嗽的表現也就減輕了。
02 頑固性咳嗽/規律性咳嗽,按揉加拔罐
《黃帝內經·咳論》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頑固性咳嗽的朋友可以對照下面文字,判斷自己屬於何種「咳」,按揉其對應的經絡易堵塞穴位,會有良效。
「 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
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痺;
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
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
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
——《黃帝內經·咳論》
比如心咳的症狀,就按揉心經的易堵塞穴位;肝咳,按揉肝經的易堵塞穴位。
有的朋友咳嗽,還有時間規律。按照經絡氣血執行的子午流注規律,白天不咳晚上咳。
如果是晚九點左右,就按揉三焦經的易堵塞穴位;半夜咳嗽,就按揉膽經的易堵塞穴位。
久咳之人,在疏通經絡易堵塞穴位的同時,可以採用「俞募配穴法」來清理肺部垃圾。在後背的肺俞穴和胸前鎖骨外側端的中府穴同時拔罐。
家庭使用真空抽氣罐就可以,每次拔罐,抽氣3下,留罐15分鐘,每天1次.有的人拔兩天就出現了水泡,大泡挑破塗碘伏,注意別感染,小泡不管。
起泡的朋友別擔心,堅持每天拔,直到鮮血出來會自動結痂,當面板顏色恢復正常後就不用拔了,說明身體裡面是乾淨的。
總之,見咳馬上止咳不合適,應該主動調理,恢復身體的和諧,咳嗽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