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子因為未婚夫移情別戀,傷心過度,被確診為心碎綜合徵。70多歲的婆婆因為丈夫突然離世,難以接受,突發心碎綜合徵。還有最近的一個新聞,美國的一名八十多歲的患者,看到特朗普被彈劾,胸痛難忍,被確診心碎綜合徵。
其實心碎綜合徵的學名應該叫做“應激性心臟病”,聽這個名字大家應該就能猜到一些,在應激狀態下出現的心臟病,比如上面提到的過度悲傷,過度抑鬱,過度憤怒等。
在這些負面狀態下,容易出現應激性心臟病,所以又被稱為“心碎綜合徵”,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臟碎了。
因為患者在發生應激性心臟病時,大多會出現胸痛,憋氣的症狀。所以在診斷時非常容易和心梗混淆,一般會透過冠狀動脈造影來進一步判斷到底是什麼疾病。
為什麼會得上心碎綜合徵呢?它的病因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目前醫學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換句話說,也就是這個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只是有些假說表示可能與兒茶酚胺的毒性作用、心肌的代謝異常、冠狀動脈痙攣有關。
因為沒有病因,所以我們很難做到提前的預防或者是針對性用藥。
目前知道的誘因只有以下兩點:1.情緒激動
這裡說的情緒特指負面情緒,比如喪偶,親密的朋友突然離世等。
2.應激狀態
哮喘,嚴重過敏等會導致機體進入“戰鬥”狀態,就可能發生應激性心臟病。
而對於應激性心臟病的治療,也是困擾著許多醫生的問題。
治療應激性心臟病不像是我們治療幽門螺桿菌,有非常成熟的治療方案,三聯療法,四聯療法。
對於應激性心臟病來說,治療方案很大程度上都是根據醫生的經驗來。
不過比較好的一點就是,大多數患者不經過特殊的治療也可以痊癒,並且沒有後遺症,也很少會復發。
恢復最快的患者,在兩天之內就能迅速痊癒,胸痛悶氣這些症狀都會消失,心功能也可以恢復正常。恢復比較慢的患者,一般至少六週,也可以恢復如常。
看到這大家是不是覺得這個病還可以,聽上去不是很嚴重,還能痊癒。
如果這樣想,那就錯了。疾病其實不分大小,一場感冒可能發展成病毒性心肌炎,早期的癌症可以被治好。
而我們今天說的心碎綜合徵,也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如果心碎綜合徵伴隨有其他併發症,比如心衰,心源性休克,肺水腫,這些都有可能導致患者死亡。
甚至也有患者在出現心碎綜合徵的同時,併發了心臟破裂,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碎了”。
總而言之,應激性心臟病的發生和情緒是分不開的。在平常的生活中,我覺得還是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儘量去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等到疾病發生了以後才後悔。
#健康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