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由於環境、生活、工作的壓力,容易造成陽氣衰減。從這個角度說,80%的現代人都存在陽氣不足的問題。
比如,常年手腳冰涼、精神萎靡氣色差、稍微活動一下就乏累…都可能是陽虛惹的禍。
春天正是養陽氣的好時候,大家一定不要錯過!
五臟陽虛的表現
1
心陽虛
心悸,自汗,神倦嗜臥,心胸憋悶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蒼白,脣色紫暗,苔白滑,脈細弱或沉細遲或結代等。
2
肝陽虛
兼見頭暈目眩,兩脅不舒,女子乳房脹痛,少腹冷痛,月經不調或崩漏,男子陽痿,懈怠疲勞,憂鬱膽怯,情緒抑鬱,口脣發青,脈沉遲無力。
3
脾陽虛
面色萎黃,食少,形寒,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大便溏薄,腸鳴腹痛,每因受寒或飲食不慎而加劇,舌淡胖邊有齒痕,脈沉遲無力。
4
腎陽虛
俗稱命門火衰,兼見腰膝痠軟,小便頻數清長、夜間多尿或癃閉不通,陽痿早洩,女性月經減少、宮寒不孕,性功能衰退。脈沉遲,舌質淡胖,有齒痕。
5
肺陽虛
咳嗽氣短,呼吸無力,聲低懶言,咯吐涎沫,質清稀量多,痰如白沫。
自汗,背寒如掌大,易感受風寒,或稍作勞累即作哮喘,或作喘促,或作感冒。
平素神疲乏力,短氣不足以息,苔白滑潤,脈遲緩或虛弱。
7個穴位補足一年陽氣
洗澡時血液迴圈加快,體內陽氣蒸騰,搭配按摩操,具有更好的補陽、護陽效果。
1
頭頂:百會穴
位於頭頂正中間的百會穴是人體經脈的彙總之處,百脈之會,貫達全身。
按揉百會穴能放鬆腦部神經、開竅醒腦、回陽固脫,也能緩解頭暈、頭痛、耳鳴、鼻塞等感冒症狀,對保護大腦血管、預防腦中風也有一定好處。
2
耳後:翳風穴、風池穴
耳朵後面常常是被大家忽略的清潔死角,但其實從耳後到枕骨附近分佈著數個穴位,比如翳風穴、風池穴等,能將流經的氣血化為陽熱風氣,對落枕、失眠、眼睛疲勞、腦中風等都有緩解作用。
3
腋下:極泉穴
氣溫回升讓出汗變多,體味也會跟著加重。而腋下汗腺發達,是最容易產生臭味、藏匿病菌的部位之一,所以洗澡時一定不能忽略。
腋窩頂端有極泉穴,歸心經,適度揉搓腋窩,可以疏洩心火、寬胸理氣、調理睡眠,並且減輕心悸、胸悶等症狀。
4
肘窩:曲池穴
肘窩是心經、心包經、肺經通行的部位,搓揉肘窩可以疏經絡、通氣血,保養心肺健康。
肘窩外側還有曲池穴,能幫助調節血壓,緩解發燒症狀。
5
肚臍:中脘穴
肚臍與胃腸等消化系統聯絡緊密,圍繞肚臍周圍順時針按揉,有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的作用。
在肚臍正上方4寸的地方有中脘穴,按揉5分鐘左右,能調降胃氣、健脾消食。
6
膝窩:委中穴
膝蓋窩牽連著大部分腿部肌肉,搓按膝窩能緩解腿部疲勞,預防靜脈曲張,減輕關節疼痛。
膝窩中心處的委中穴,有肝經、腎經、膀胱經通行,對益腎固陽、化溼利尿都有好處。
7
腳心:湧泉穴
雙腳是人的“第二心臟”,十二經絡和多個穴位都彙集在腳底,其中腳心上的湧泉穴,被認為是腎經經脈的第一穴。
按揉腳心不僅能放鬆全身,還可以調經活血、補充腎陽、改善睡眠。
注意:洗澡時水溫保持40℃左右溫暖微熱為佳。過高的溫度會帶走面板和體內的大量水分,長期如此還容易使面板皴裂、瘙癢,洗完可以塗點潤膚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