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雨水節氣,是春季的第 2 個節氣。中國古代曆書中記載:“鬥知壬為雨水時,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

表示冬天最寒冷的時節已經過去,不會再有降雪,取而代之的會是雨水。

“雨水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雲:“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後“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

中國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

意思是說,雨水節氣一到,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五天過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

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雨水節氣過後,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無嚴寒,也不多雪,開始下雨,雨量漸漸增多。但此時冷空氣活動仍很頻繁,不時會有寒潮出現。

“倒春寒春捂要下厚上薄”

雨水節氣是 24 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也是最容易出現倒春寒的節氣。

因為這個時期的降雨會引起氣溫驟然下降,這對老年人和小孩的身體健康威脅尤甚,如老年人的血壓會明顯升高,容易誘發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小孩則容易因氣溫的改變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導致感冒和發燒。

預防倒春寒,很多人首先會想到春捂,但是春捂也要捂得恰到好處,否則反而不利於健康。

春捂的意思是,初春時節氣溫如果升幅不大就儘量少脫衣。比如日最高氣溫超過 22℃的時候,不要急著只穿單衣,但也不能被厚厚的棉衣一直捂著,以防捂過頭使人上火、血壓升高。

一般日平均氣溫在 10℃以下就需要捂,得知冷空氣即將到來,就需提前一兩天先增添衣物捂起來。

春捂的原則是要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寒氣損傷“陽脈之海”——督脈,減少感冒發生的機率;腹部保暖有助於預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瀉。

此外,老百姓有句保健俗語叫寒從腳下起,腳下神經末梢豐富、敏感,足部保暖才能使身體真正暖和起來。

“雨水健脾祛溼”

雨水節氣過後,天氣開始轉暖,冬天儲存在地下的水能量開始上升,人體的肝氣也開始生髮,陽氣開始浮動,人體常有中焦空虛的感覺,小兒則多表現出體虛的病症。

因此,人們應根據“春夏養陽”的養生原則,注意養陽氣和養脾胃。

因為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則人體營養利用充分;反之則營養缺乏,體質下降。

古代著名醫學家李東垣提出:“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具體來說,人們養生保健應注意以下幾點。

“省酸增甘以養脾”

雨水時節天氣較涼,要根據氣溫增減衣服。同時,不要吃過多的寒涼食物或喝涼茶,可適當吃些較溫性的甜食,以養脾胃,避免脾胃受涼。

唐代藥王孫思邈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雨水節氣宜少吃酸、多吃甜味食物以養脾。

中醫認為,春季與五臟中的肝臟相對應,人在春季肝氣容易過旺,太過則克己之所勝,肝木旺則克脾土,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

因此,雨水節氣在飲食方面應注意補脾。甘味食物能補脾,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斂,多吃不利於春天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洩,還會使本來就偏旺的肝氣更旺,對脾胃造成更大傷害。

故雨水飲食宜省酸增甘,多吃甘味食物,如山藥、大棗、小米、糯米、薏苡仁、豇豆、扁豆、黃豆、胡蘿蔔、芋頭、紅薯、土豆、南瓜、桂圓、栗子等,少吃酸味食物如烏梅、酸梅等。同時宜少食生冷油膩之物,以顧護脾胃陽氣。

“多食粥以養脾胃”

雨水節氣還應適當多喝粥以養脾胃。粥被古人譽為“天下第一補人之物。”粥以米為主,以水為輔,水米交融,不僅香甜可口,便於消化吸收,而且能補脾養胃、去濁生清。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記載:

“春時宜食粥,有三方:

一曰地黃粥,以補虛。取地黃搗汁,待粥半熟,以下汁。複用棉包花椒 50 粒,生薑一片同煮,粥熟,去棉包,再下熟羊腎一具,碎切成條,如韭葉大,加少許食鹽食之。

二曰防風粥,以去四肢風。取防風一大份,煎湯煮粥。

三曰紫蘇粥,取紫蘇炒微黃香,煎湯汁作粥。”

除以上三款粥以外,還可常食扁豆紅棗粥、山藥粥、栗子桂圓粥等。

另外,雨水時天氣逐漸轉暖,早晚溫差較大,風邪漸增,風多物燥,人體易出現面板脫皮、口舌乾燥、嘴脣乾裂等現象,故此時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水分。

“溼氣重健脾祛溼食芡實”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貴如油的春雨通常會慢慢增多,溼氣過盛也隨之而來,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溼困脾胃,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黃帝內經》中說,溼氣通於脾。

所以,這一時期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溼。最簡單的健脾祛溼的辦法便是食療,比如食芡實蓮子苡仁湯。

該湯的原料為排骨 500克,芡實30克,蓮子20克,薏苡仁30克,陳皮5克,姜1塊。

具體的做法是,首先把芡實、蓮子、薏苡仁放在清水裡浸泡清洗,然後把排骨剁成小塊,水開之後焯一下,把排骨、芡實、蓮子、苡仁、陳皮和姜全倒進砂鍋裡,用武火煮開,再改用文火燉兩小時,最後放鹽。

芡實和蓮子有健脾益腎的作用,薏苡仁健脾祛溼,陳皮可醒脾行氣開胃。

“要養陽睡前摩腹加提肛”

民間有句俗語: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人體會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逐漸從“秋冬養陰”向“春夏養陽”過渡。

但很多人睡眠不好,這都是因為陽氣沒有養護好所致,表現為陽虛怕冷,睡不著還伴有多夢。

那麼如何在睡覺前養護我們體內的陽氣呢?按摩腹部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具體方法是:仰臥,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 200 次左右即可。

一是有利於促進消化,排除脾胃溼毒;二是有助於腹部的保暖,有利於改善睡眠品質。

此外,還有一個方法是提肛,可起到固精益腎、振奮陽氣的作用。

具體做法是:平躺於床上,兩手並貼大腿外側,兩眼微閉,全身放鬆,以鼻吸氣,緩慢勻和,吸氣的同時提起肛門(包括會陰部)。

肛門緊閉,小肚及腹部稍用力同時向上收縮,稍停 2~5 秒鐘,放鬆,緩緩呼氣。

呼氣時,腹部和肛門要慢慢放鬆。這樣一緊一鬆,完成 9 次。一般若能堅持提肛一年以上,即可見效。

“經絡養生”

中醫認為,雨水節氣與人體的手少陽三焦經相對應。手少陽三焦經亥時(21~23 點)旺。亥時百脈通,養身養嬌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

亥時三焦能通百脈。亥時是十二時辰中最後一個時辰,被稱為“人定”,其含義為:夜已很深,人們停止活動,此時是安歇睡眠的時間。

人如果在亥時睡覺,百脈可得到最好的休養,對健康十分有益。

記得關注。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所謂失眠,肝火過旺是主因!醫師:1個月堅持3件事,降肝火治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