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大棗配姜,用了兩千年,雖為尋常食物,用之得當能建奇功。

大棗

【性味歸經】: 性溫,味甘。歸脾經、胃經、心經。

【功效與作用】:調經、去便祕,補脾,養血,安神,駐顏祛斑、健美豐肌。

生薑

【性味歸經】:味辛,性微溫。歸經:歸肺、脾、胃經。

【功效與作用】: 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解魚蟹毒。用於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魚蟹中毒。

話說張錫純有一位表叔,五十多歲的年紀,平時胃陽就弱,再加上脾氣不好,愛生氣,肝氣一不留神就鬱結住了。所以吃的也是越來越少,經常覺得胸口這裡憋脹不舒服,吃了半年多的中藥,也沒啥改變。遇到大侄子張錫純,趕緊聊聊他的病情。

張錫純仔細診斷之後,告訴他一個辦法,就是把六斤大棗和一斤生薑,切片後,在米飯鍋裡一起蒸熟,然後在石臼裡搗成泥,再加了桂枝粉三兩和炒小麥粉半斤,和在一起,捏成小餅,然後放在爐子上烤乾,隨意的當點心來吃。

他這叔叔依言而行,果不其然,這些小零食吃完的時候,身體也好了。大棗配生薑,健脾暖胃,是調和營衛的最佳拍檔,對於身體裡津液虧虛,氣短乏神者,大有裨益。

這幾天在青島遇到一個老鄉阿姨,牛皮癬,手指關節痛,膝蓋痛,眩暈。一摸她的肚子,鼓鼓的又涼又硬,一針紮下去,就像膠泥一樣牢牢的把針吞沒吸住了。鍼灸幾天下來感覺胃裡不再像以前那樣悶脹了,其他症狀也好了許多。我教給她這個食療方,嫌麻煩,就讓她每天早上喝姜棗茶,或者吃幾片生薑再吃個大紅棗。

南方的小黃姜、巖姜要比北方的大塊姜療效要好。從藥用價值來說,四川的筠姜與其他地方所產的乾薑相比,具備溫補之效,辛溫而不燥,溫中散裡寒,守而不走,促進血液迴圈,提高抵抗能力。近年來,中醫火神派也即扶陽一派的興起,方藥中大量使用筠姜配川附,取一守一走之意,相得益彰,也使得筠姜的特殊價值為更多醫者知曉並從而應用。筠薑切片很漂亮,號稱琥珀琉璃姜,大家所熟知的四川盧火神盧崇漢,他就非常推崇筠姜,認為此姜跟一般生薑製成的乾薑不一樣,筠姜它溫而不燥,但是它溫熱,它的麻辣性啊,沒有乾薑那麼辣,但能夠入中一直達下,直接進入下焦。筠姜能夠溫補上中下三焦(籠統來說,就是肺,脾胃和腎),還有回陽的作用,最適合搭配性味較燥的藥材,如附子類,也適合溫補調理,如製作姜棗飲。

這幾年流行吃大棗夾核桃,其實,大棗夾薑片也不錯哦⊙∀⊙!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三七粉究竟能吃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