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春天,氣溫回升,大家在飲食上會選擇一些清淡爽口的食物,春筍就成了很多家庭的選擇,但是對於不同人群吃春筍也要謹慎。
春筍含有充足的水分、植物蛋白、脂肪、糖類、大量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C、E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中含量較高的是纖維素、氨基酸。春筍不僅是佳蔬還是良藥,中醫臨床研究發現,春筍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等功效。
食用春筍要謹慎,老人、兒童不宜多吃,每餐最好不要超過半根。中醫認為,竹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等功效,但筍中的大量纖維素較難消化,同時筍中含有難溶性草酸,食用過多易誘發哮喘等老慢支疾病、過敏性鼻炎、皮炎等。春季本來就容易過敏,對於容易產生攝入性過敏的人來說,食用春筍還易引起蕁麻疹。因此,小兒應少量吃春筍,但不能吃毛筍;老人吃筍一定要細嚼慢嚥。
為防止出現過敏,吃筍應先少量嚐點,如有反應,馬上停止;如沒有反應,可適當再吃。若用筍片、筍丁炒菜,要先用開水把筍燙5~10分鐘,然後再配其他食物炒食。這樣既可高溫分解大部分草酸減少弊端,又能使菜餚無澀感,味道更鮮美。同時,吃筍時儘量不要和海魚同吃,避免引發面板病。
春筍的做法
材料:春筍一個,高湯、生抽、老抽、糖、鹽、醋和蔥花各等量。
1、春筍去皮洗淨,切塊,燒開水,倒入筍塊煮約幾分鐘去除筍的澀味,撈出備用;
2、高湯,生抽,老抽,糖,少許鹽和一點點醋調成汁備用。(沒有高湯可以用水代替。醋是調味,只能一點點,不能吃出醋味來);
3、油鍋燒熱,倒入筍炒至邊角微黃。倒入調好的汁炒勻,蓋上鍋蓋小火燜燒幾分鐘。
4、大火收汁,出鍋撒上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