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患糖尿病代表血糖值已經超過正常標準,在確診糖尿病的5到10年前可能就開始有糖尿病前期,即是血糖尚未明顯升高,但是身體內的胰島素分泌已經升高,身體開始對血糖的控管出現紊亂。然而,大部分人不會察覺自己已進入糖尿病前期,要等到糖尿病發時才發現,卻錯過了預防的黃金時間。

1. 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代表沒有糖尿病?

普遍來說,糖尿病前期沒有典型明顯的症狀,但有些人會開始出現一些症狀,例如:容易在飯前餓到發慌、手腳冰冷、發抖、冒冷汗、甚至脾氣暴躁,而吃飽飯後很容易想睡覺,這些就是飯前血糖過低、飯後高血糖、或血糖起伏過大的症狀,很有可能表示已進入糖尿病前期了。

此外,空腹血糖值只有6成的機率測出糖尿病前期患者,因為每個人胰島素分泌的狀態不同,所以起伏的血糖型別不一致,有人是一直很高、有些人是吃飯的時候飆很高。所以當患者有家族糖尿病史、肥胖、有代謝綜合徵等其他一些危險因素的時候,就建議去做抽血糖化血色素(HbA1c)的檢查。空腹血糖再搭配上糖化血色素的篩查,可以讓糖尿病的篩檢率達到9成以上。

糖化血色素是以百分比表示平常紅細胞上黏了多少葡萄糖(糖化)。黏的越多,百分比越高,代表長期血糖值越高。因為血細胞的壽命為3個月,所以糖化血色素就代表了過去3個月的平均血糖值。糖化血色素超過5.7%就有可能是糖尿病前期,如果大於/等於6.5%即診斷為糖尿病。

2. 治療後血糖正常等於痊癒了?

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通過積極的生活方式介入是有可能逆轉糖尿病的,但對於已經確診的糖尿病人,即便病情較為輕微,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血糖值降至正常範圍內,也不能認為糖尿病被治癒,頂多稱其控制良好,稍有疏忽血糖立刻上來。

以現階段的醫學技術,大多的糖尿病還沒有根治辦法,只能控制疾病,進而延緩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更重要的是,不僅要重視血糖數字,還要預防糖尿病的各種慢性併發症(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與(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等)。因此,即使血糖達標,仍不能高枕無憂,還要定期監測血脂、血壓、腎功能、尿蛋白、視網膜等指標,並堅持合理的飲食控制、規律的體育運動。

3. 降血糖越低越好?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高了的確不好,但是血糖過低也很危險!當糖友血糖低於3.9 mmol/L時,就可能開始出現身體低血糖的症狀,如飢餓、出汗、手抖、心悸、頭昏與眼前發黑等症狀。

如果這個時候沒有馬上補充糖分,輕者出現頭昏眼花、四肢無力;嚴重時會引起大腦功能障礙,導致意識恍惚、抽搐驚厥,甚至昏迷死亡!糖尿病患者一直將血糖視為大敵,一經發現血糖升高,恨不得立刻降下來,也因此把血糖降得快與否,作為降糖藥物好壞的評判標準與控制良好與否。殊不知,血糖降太急速,反而會帶來較大的風險,包括:①視力模糊②損傷腦細胞③心肌缺氧。

所以,治療糖尿病一定要遵醫囑,不要任意增減藥物或者新增一些療效不明、劑量不詳的偏方等,以免造成血糖的不穩定性,甚至發生低血糖風險。平穩降糖、監測病情、及時跟醫生溝通與調整用藥才是正確的選擇。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別光吃綠色蔬菜,防禦疾病吃七彩,蔬菜煮過比生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