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醫學知識科普我們是認真的,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黃芪是一味比較常用的補益類中藥,臨床應用非常廣泛。其味甘,性微溫,歸肺脾經。具有補氣昇陽,固本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痺,託毒排膿,斂瘡生肌之功。可用於治療脾肺氣虛,中氣下陷,衛虛自汗,肢體麻木,半身不遂,氣虛水腫,氣血不足之瘡癰等多種病症。也常用其作為保健養生之佳品。

但黃芪雖好,保健養生也是有很多講究的,日常服用黃芪也是有很多禁忌和注意事項的。詳細介紹如下。

從體質型別上看

黃芪比較適合脾氣虛兼溼氣重的人服用,這種人往往身體虛胖,肌肉鬆軟,尤其是腹部肌肉鬆軟。而形體消瘦、身體壯實不虛者則不宜服用。但是,表實邪盛,氣滯溼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用藥的時候也要注意合理搭配。

從身體疾病狀況來看

感冒、經期都不宜吃黃芪。陰虛、溼熱、熱毒熾盛者用黃芪容易出現不良反應,應禁用。這是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溫,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而溼熱、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須服用黃芪,一定要配伍運用,不要單獨服用。

從服用季節來看

一般來說,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黃芪。因為春天是生髮的季節,人體需要宣發,服用黃芪不利於其宣發。就如同感冒期間不宜吃黃芪一樣。因為黃芪是固表的,它能夠幫助身體關閉大門,不讓外邪入侵。可是當身體已經感受外邪的時候,就會變成閉門留寇,把病邪關在體內,無從宣洩。

從其藥性和功效來看

黃芪是一味補氣的好藥,正確合理地使用,其作用強大療效顯著。但必須注意的是,黃芪藥性偏溫,而藥力向上(補氣昇陽)。春夏兩季,氣候溫暖,溼熱之氣較盛。如果這個時候,服用黃芪,很容易以熱助熱;且臨床應用黃芪後,比較容易補火上火和助邪。從而出現“上火”症狀,如面紅、目赤、咽痛、血壓升高或頭暈等。

從使用方法來看

陰虛患者必須使用黃芪時,最好是能夠配伍養陰藥,如生地、熟地、玄蔘、麥冬、天冬、玉竹等。溼熱患者必須配伍清熱利溼藥,如黃連、黃芩、茵陳等。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藥,如黃連、梔子、大黃等。

從使用劑量來看

一般服用黃芪進補時,其用量應由少逐漸增加,邊服用、邊觀察,檢視有無上火的表現或身上原有疾病有無加重或是否出現熱、煩、躁、悶、痛的感覺,一旦有則應停用或配伍使用;在服用時如果乏力、多汗或氣喘等症狀減輕,精神和體力改善而又無上述不良作用,則可適當增加用量。

綜上所述,黃芪藥性偏溫,通常情況下多以配伍使用為主,單獨服用一定要注意結合自身體質和具體病情,且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必要時可諮詢醫生後再行服用比較好。

#健康科普大賽# #新作者扶植計劃# #青雲計劃# #把健康帶回家#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介紹七種天熱食品清肺潤肺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