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十二髒

是臟腑的合稱,又稱“十二官”。包括心、肝、脾、肺、腎、心包絡、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見《素問靈蘭祕典論》)。

九髒

指心、肝、脾、肺、腎、胃、大腸、小腸、膀胱,合稱“九髒”(見《素問三部九候論》)。

形髒

形髒是指藏有形之物(實物)的胃、小腸、大腸、膀胱四個臟腑(見《素問.三部九候論》)。

神髒

神髒是指藏五臟之神的心、肝、脾、肺、腎,所謂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五臟既為神氣所居,故名(見《素問.三部九候論》)。

牡髒

五臟中之屬於陽者為牡髒。心有“君火”,肝有“相火”均屬陽,故稱心、肝二髒為牡髒(見《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

牝髒

五臟中之屬於陰者為牝髒,乃指脾、肺、腎三髒而言(見《靈樞.順氣一 日分為四時篇》)。

陰髒

指患者為陰盛的體質,通常用藥以剛燥為宜。與牝髒同義。

陽髒

指患者為陽盛的體質,通常用藥以清滋為宜。與牡髒同義。

五中

指五臟(見《素問.陰陽類論》)。

孤髒

指脾臟。《素問.玉機真髒論》:「脾脈者、土也,孤髒以灌四旁者也。”意思是說脾土居中央,寄旺於四季。指腎臟。如《素問.逆調論》說:「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髒也。一水不能勝二火。」這裡的“一水”是指腎水,一個腎水不能制勝肝、心二陽之火,有孤軍作戰的意思。

孤腑

指三焦。六腑中惟獨三焦不與五臟相配合。

四海

指“髓海”(腦)、“血海”(衝脈)、“氣海”(膻中)、“水穀之海 ”(胃)(見《靈樞.海論》)。

氣海

部位名稱,有上下之分,膻中為上氣海,是宗氣會積之所;臍下“丹田”為下氣海,是男女精氣會聚之處。經穴名,在臍下一寸五分處,屬任脈。

血海

指衝脈,以其為十二經脈所匯聚的地方,故名。指肝臟,因肝有貯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經穴名。在膝蓋骨內緣上二寸五分處,屬足太陰脾經。

血室

子宮。指肝臟。指衝脈。參見“熱入血室”條。

丹田

道家有稱人身臍下三寸為丹田,認為這個部位是男子精室、女子胞宮所在處。氣功意守部位名詞。其部位有三:臍下的叫“下丹田”,心窩部的名“中丹田”,兩眉之間的稱“上丹田”。

血之府

指血脈。血聚於經脈之中,故名。

筋之府

指膝部。筋是主管關節屈伸的,膝是大關節之一,膝部周圍有不少強固的肌腱(筋)附著,膝外側下的“陽陵泉”(穴名)又有“筋會”之稱,故名(見《素問.脈要精微論》)。

腎之府

指腰部,故“腰為腎之府”。臨床上腰痠痛屬於虛症者,大多由於腎虛(見《素問.脈要精微論》)。

髓之府

指骨,骨內藏髓,故名(見《素問.脈要精微論》)。

精明之府

指頭部。五臟六腑的精氣(或精華)皆上會於頭面部,其中尤以人的 眼睛,其外觀的神態及光華,最能反映臟腑的機能狀況,故名(見《 素問.脈要精微論》)。

元神之府

語出(本草綱目)。指腦。元,有為首的意思;元神即指人體的高階中樞神經機能活動。府,指所在處。“元神之府”,說明腦是主管高 級中樞神經機能活動的。

胸中之府

指背部。這裡的“胸中”是指五臟,背部有五臟的腧穴,故名(見《 素問.脈要精微論》)。

宗筋之會

指若干肌腱的集合處,亦即經絡循行中陰經、陽經會合於富有肌腱的大關節部位,如髖、膝關節。指男子生殖器。

諸陽之會

指頭部。人體十二經脈中,手三陽的經脈是從手走向頭部,足三陽的經脈是從頭走向足部,所以說頭為“諸陽之會”。

百骸

泛指人體所有的大小骨骼(原見《莊子.齊物論》)。

指形體。一些顯露於外的,醫生能夠診察到的形體變化,可以作為診斷和治療時的參考。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養生貴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