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煎好的中藥,如何服很重要。服法得當,有利於發揮藥效,如服藥不得法,就可能出現腹脹、腹瀉、嘔吐,效果差,甚至出現不良反應。

中藥一般服法是一天兩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或一天3次,分早、中、晚各服1次,但根據治療需要,具體還可分下列幾種:

1.飯前服。一般病位在下,應在飯前服藥,以使藥性容易下達。如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療腸道疾病,也宜在飯前服藥,因這時胃是空的,服藥後,大部分能直接和消化道黏膜接觸,可以較快、較多地被吸收而起作用。

2.飯後服。病位在上,應在飯後服藥。如治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或對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藥,在飯後服用,可使藥性上行。毒性較大的藥,也宜在飯後服,避免吸收太快,導致中毒。

3.冷服。一般是指解毒藥、止吐藥、清熱藥,均應冷服。冷服有兩種含義:一個是指寒性藥劑放涼後服,如治療大熱實證病症者;再是指熱性藥劑冷後服用,如治療真寒假熱病症。

4.溫服。凡平和的藥、補益的藥,均宜溫服,使其益氣,增強補益的功能。

5.熱服。凡傷風感冒、解毒的藥,宜趁熱大口服下,以達到發汗目的;祛寒通血脈的藥也如此。

6.頓服。是指藥性峻烈的小劑量湯藥,要一次服完。目的在於使藥物在不傷正氣的情況下,集中藥力,發揮其最大效應,如通便、化淤血等。

7.頻服。凡咽喉病者、嘔吐病者,宜採用多次頻服的方法。緩緩服下,能使湯藥充分接觸患部,較快見效。

8.空腹服。凡滋補的湯藥,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充分吸收。

9.睡前服。安眠鎮靜的藥,宜睡前服用。此外,有積滯、胸膈病者,服藥後宜仰臥;有頭、腦、耳、目病者,服藥後,宜去枕而臥;有左右兩肋病患者,服藥後要左右側臥。

10.隔夜服。主要是指驅蟲病,在睡前服一次後,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一次,使腸道寄生蟲更易被麻醉或殺死,以便排出體外。

總之,服中藥的時間要根據病情、藥物的性質和醫囑來定。儘量發揮藥物的預防、治療作用,減少不良反應為原則。不管是在飯前或飯後服藥,都應有半小時至一小時的間隔,以免影響藥效。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骨質疏鬆的“剋星”找到了,睡前1勺,徹底遠離腰背痠痛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