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有病沒病,防風通聖!那麼這句話到底行不行的通呢?
首先我們來看配伍藥物的各自功效以組方後的功效主治。
汗:麻黃、防風、荊芥穗、薄荷、連翹辛散宣通,透散發越,發汗解表,使毒邪隨汗由體表而去;
下:大黃、芒硝苦寒鹹下,瀉熱通便,將裡熱積滯毒邪從腸道排到體外;
清:梔子、滑石清利溼熱利尿,引毒邪從小便排出;石膏、黃芩、桔梗清瀉肺胃積熱,通洩三焦;
補:當歸、芍藥、川芎甘溫辛潤,養血活血;白朮、甘草健脾和中。
防風通聖丸
防風通聖丸集“汗、下、通、補”四法於一方,具有扶正祛邪,調和氣血,上下分消,表裡同治之效。
可以散表邪,清裡熱,適用於憎寒壯熱,頭目眩暈,目赤睛痛,口乾口苦,咽喉不利,胸隔脘痞,咳嘔喘滿,大便祕結,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數有力。
防風通聖散臨床上治療的疾病確實廣泛,有明確療效的肥胖症、高血壓、高血脂、中風、痔瘡、頭面部瘡殤、膽囊炎、中耳炎、便祕等等。
看上去委實是從頭到腳,從表及裡,無所不達,啥都治的樣子。不過,中醫治病,講究的是方證對應,病機契合。防風通聖融解表、清熱、攻下三法於一體,對風熱壅盛、氣血鬱滯、表裡三焦俱實的症候,既有惡寒,發熱等症,又伴隨口苦口乾、大便祕結、小便赤黃等裡證時,用之最合適。
要知道盡管防風通聖治百病,但百病指的是實證、熱證,而非虛症、寒症。因此,凡屬脾胃虛弱或兼有其他虛症而無實邪者當慎用。千萬不要斷章取義,沒有毛病也預防保健著吃,這樣是不對的。
最後,服用防風通聖散來預防疾病有沒有可取之處?《內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冬天風寒外襲,蓄積於體內,日久化熱,或者有信奉“冬日進補,上山打虎”並且忠實施行的,冬日溫補過多,鬱熱在裡。
待到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陽氣升發之時,體內鬱熱隨氣機引動,故而極易上火,就會有顏面痘疹、口乾口臭、口舌生瘡、舌苔黃膩、頭暈頭痛、小便發黃、大便祕等一系列症狀就隨之出現。
春多風邪,氣候變化較大,易引發外感,再加上體內鬱火內熱,患感冒、肺炎、流腦以及蕁麻疹等疾病會明顯增多。因此,春天用此藥,發表清裡,清除體內毒素,確實可以防止病變的發生或復發。
相信大家現在可以明白防風通聖散的“通聖”之意了。沒有最好的藥,只有最適合的藥。因為有了鬱熱的病機,出現了鬱火外發的對應症狀,吃防風通聖才能起到預防和治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