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過後,大自然萬物復甦,一切將逐漸變得生機勃勃。春季五行屬木,肝為主髒,肝喜條達,春天到來的時候,草木需要雨露的滋潤,才能返青生長。我們的身體也一樣,為了肝氣的生髮、條達,更需要水份的滋潤,時令果蔬尤其適合發揮滋潤作用。
時令水果:草莓
早春已經上市的草莓,鮮美紅嫩,果肉多汁,含有沁人心脾的清香。
草莓可以潤肺、健脾、益氣、補血,且富含氨基酸、果糖、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礦物質鈣、鎂、磷、鐵等,草莓的營養成分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特別適宜春天養生食用,被營養學家譽為“春天第一果”。
草莓雖然是很好的佳品,但是性涼,在早春不宜一次吃太多,尤其是脾胃虛寒、容易腹瀉、胃酸過多的人,吃草莓更要控制量。另外,不少人喜歡把草莓切成塊,拌在酸奶或牛奶裡一起食用,從營養學角度講,這樣做不合理,因為草莓中的成分會影響酸奶和牛奶中鈣的吸收,還會降低乳蛋白的吸收率。
時令蔬菜:韭菜
韭菜原產於我國,古稱“壯陽草”、“起陽草”,《山海經》中就有關於韭菜的記載。
韭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蔬菜,食用方法有很多。韭菜有“春香,夏辣,秋苦,冬甜”之說,以春韭為最好。韭菜性溫,具有很好的補腎助陽、益肝健胃、固精提神、止汗固澀、行氣理血作用,是補充人體陽氣的最佳食材。
《本草綱目》載,韭菜有“歸腎壯陽,止洩精,暖腰膝”之功效。韭菜含豐富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和食物纖維等,食用時應選新鮮嫩韭為宜,老韭菜含有大量粗纖維,不易消化,一次不應吃得太多。消化功能較差,尤其是患有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病的人,最好少吃或不吃韭菜。
時令野菜:薺菜
薺菜古稱“護生草”。薺菜的耐寒力和生命力很強,嚴冬剛過,初春時節,薺菜就已在大江南北的田埂、草地、溪邊露出了頭。
薺菜作為一種野菜,做餃子餡、煮粥、煲湯均可,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B、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E、鈣、磷、鐵、鉀等成分。
薺菜所含的蛋白質、鈣、維生素C尤其多,鈣含量超過豆腐。中醫認為薺菜味甘、性平,具有清肝調脾,和血利水,降壓明目的功效。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薺菜,尤其適宜消化不良、體質虛弱的中老年人。因薺菜可寬腸通便,故便溏者慎食。還有部分敏感人群,如吃韭菜過敏者,吃薺菜也要多加註意,因為薺菜和韭菜都屬於老百姓俗稱的“發物”,食用之後可出現皮膚髮熱、瘙癢、起團等不適反應。身體有炎症或者有傷口在癒合狀態的人也要少食。
時令鮮味:春筍
春筍,是春天的新鮮竹子嫩芽,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作為蔬菜,其味清香鮮美,可以說是道地的“時令鮮味”,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被視為菜中珍品。
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在藥用上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春筍中多種維生素和胡蘿蔔素含量比白菜含量高一倍多。竹筍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如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的穀氨酸和有維持蛋白質構型作用的胱氨酸。
竹筍具有多纖維的特點,食用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防便秘,並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竹筍含脂肪、澱粉很少,屬天然低脂、低糖、低熱量食品,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竹筍不能生吃,單獨烹調時有苦澀味,口感欠佳,但烹製前可將鮮竹筍加少量白醋煮10分鐘,或竹筍與肉同炒則味道特別鮮美。竹筍可做湯,也可燒菜,能做出許多美味佳餚。
時令點心:春捲
春捲,是我國一種傳統食品,流行於全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春捲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盤、春餅演化而來,清《陳檢討集》有記載:“立春日啖春餅,謂之‘咬春’”。
春捲做法是用烙熟的圓形薄面皮(春捲皮)攤裹餡心,將兩頭折起,捲成長條形,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浮起即成。春捲皮薄酥脆,餡心香軟,可葷可素,可鹹可甜,別具風味。在清朝宮廷的“滿漢全席”一百二十八種菜點中,春捲是九道主要點心之一。春捲裡面通常包含了春天新鮮的蔬菜,不僅營養價值非常高,又有迎接新春之意。如今儘管大家還是統稱“春捲”,但餡心內容可謂五花八門,各顯神通。
春季的時令果蔬食材除了上述所說幾種外,還有很多。《養老奉親書》記載:“當春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顧名思義就是春季養生要儘可能地多吃點甘味之品,少吃酸的。
這裡要注意的是,甘味和甜味不完全相同,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口感有點甜,更重要的是具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甘味食物中首推大棗和山藥,菠菜、芋頭、紅薯、土豆、黑木耳、桂圓、栗子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常吃這些食物可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有助於提升人體免疫力。
立春後透過起居、情志、飲食等綜合調養,將為整年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