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一種慢性疾病了,得了高血壓,就需要終身服藥,而且在飲食和生活習慣方面必須自律,想好好地保持血壓穩定,免得導致嚴重的併發症,所以高血壓患者除了按時服藥以外,擁有良好自控能力就非常重要了。
那麼怎麼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好血壓的穩定呢?就需要謹記晨起3個慢,睡前注意4不做。
晨起謹記三“慢”:1、慢起床
當我們剛從睡夢中甦醒時,身體器官還沒有完全恢復進入狀態,血液黏稠度比較高,高血壓病人如果起床太快,動作過猛,那麼就會讓血液驟然加速流動,導致血壓升高,引發頭暈,嚴重的情況下還可以讓血管破裂,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所以高血壓病人不妨將起床動作放慢些,先賴會床,在床上活動下四肢,喚醒身體後,再慢慢坐起來,在床沿上坐一會再下床。
2、慢運動
早起鍛鍊的確是一項好的習慣,有益於身體健康,但是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鍛鍊方式要有講究。
高血壓患者早起的運動就適合慢運動,千萬不可過於劇烈,否則會造成血壓飆升,心率加快,加大血管負擔,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有中風的風險。
高血壓病人早上的運動方式,可以選擇散步,慢跑,在運動前先要熱身,做好運動準備再開始。
3、慢排便
早起排便可以將一晚上沉積於腸道內的廢物垃圾及時排出體外,有許多人都會有晨起排便的習慣。但是隨著年齡增大,消化功能退化,排便就會比年輕時要費力些,這時有的人可能就會使勁去解。
如果是高血壓患者也用力排便,那麼就非常危險了。因為在使力過程中,會讓腹壓升高,大腦充血,導致血壓急驟上升,就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睡前注意四不做:1、睡前不吃東西
有不少人習慣睡前再吃點東西,認為吃飽了才好睡覺。睡前吃東西,尤其是吃些燒烤,擼串等油膩食物,會讓脂肪大量堆積,引發肥胖,還會增加腸胃負擔,血脂升高,導致血壓上升,所以高血壓病人一定要注意睡前不要吃東西。
2、睡前不喝酒
有些人覺得睡前喝點酒有助於睡眠,其實喝酒對改善睡眠並沒有用,反而會導致無法進入深度睡眠,影響睡眠質量。而且酒精會損傷血管,讓血管收縮,加速血液流動,導致血壓上升。而高血壓病人本身血管就很脆,收縮能力不足,在睡前喝酒,就會增加血管破裂的風險,引發嚴重的併發症。
3、睡前不鬧情緒
情緒激動會造成高血壓病人血壓上升,尤其處於生氣,急躁的狀態下,更會讓心跳變快,血壓不穩,所以高血壓病人要注意控制情緒,不要讓不良情緒影響到血壓的穩定。
4、不熬夜
熬夜對健康的危害很大,會讓血壓和心率上升,因為經常熬夜晚睡會讓交感神經一直無法好好地休息,這樣就會給血管帶來沉重的壓力負擔,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所以高血壓病人要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高血壓患者,除了要做到上面的3“慢”,4不宜,還要注意日常飲食,比如低鹽、低脂飲食,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此外,高血壓患者還要注意不久坐,避免肥胖,控制好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