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總是會有這樣一個小困擾,即使之前休息的很好,一頓飽餐之後,總會有濃濃的睡意襲來,即使你再怎麼頑強抵抗,最終也難以抵擋周公的召喚。在中午的時候走進教室、辦公室,總能看到一排排趴倒的整整齊齊的午睡大軍。飯後美美的睡一覺,似乎的確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但當你有一些緊急的任務時,這種現象,反倒成了一個不小的困擾。那“飯困”究竟是否正常呢?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減少飯困呢?
當下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當我們一頓飽餐之後,為了促進消化,大部分血液都進入了我們的腸道,相對的,大腦的供血就減少了,大腦缺氧,也就自然而然覺得困了。
但事實並非如此,人體是一個精密的系統,大腦作為人體的首腦,在任何時候都被保證著最充足的供血。沒有任何研究能夠證明大腦在消化時血流減少,反倒是有研究證明了在飽餐之後,大腦血流增加。
目前更具有說服力的解釋是,飯困——與激素以及神經調節有關。
1、膽囊收縮素。膽囊收縮素是小腸分泌的一種激素。而高脂肪的飲食能夠促進膽囊收縮素的產生。有研究表明,膽囊收縮素與睡眠顯著相關,在飯後兩小時內,膽囊收縮素顯著升高,而睡意也隨之升高,兩小時後,當縮膽囊素水平逐漸下降,我們也恢復了清醒。
2、胰島素,胰島素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它是人體內唯一的降血糖激素,當體內的血糖水平高時,胰島素分泌就高,而胰島素水平高又能進一步促進睡眠。
3、食慾素,是一種下丘腦釋放的激素。它的水平與睡意相反。當我們越飢餓的時候,食慾素就分泌的越多,而吃飽的狀態下,食慾素水平也就變低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半夜的時候會被餓醒”的原因之一。而也有研究證明,除了飢餓程度,體內的血糖水平也能夠影響食慾素的分泌。
4、副交感神經興奮。人體的激動和鬆弛由兩套相對的神經系統控制,當你遇到一些緊急情況,比如火災、被老虎追,或者上司催稿的時候,交感神經就會興奮,讓你像打了雞血一般激動。而在飯後,胃部張力增加,這就激活了我們的副交感系統,它讓我們的呼吸減慢、心跳降低、體溫下降,逐漸進入一種休養生息的狀態。
那說了那麼多,飯後睡覺到底好不好呢?
這要從進化說起,在遠古的時候,我們的祖先需要儲存大量的能量來抵禦外界的各種危險,獲取生存的各種物資。因此,飯後睡眠這種最節省能量的方法也就逐漸演化出來,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每天充足的能量攝取使我們不再需要這種方式來囤積能量,而對於一些營養過剩的人來說,飯後就睡反而可能會造成高血糖高血脂之類的不良後果。而且,在胃還是充盈的狀態下睡覺,還有可能造成胃食管反流。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飯困呢?首先,少吃油膩的食物,減少縮膽囊素的分泌,其次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主要是糖類以及富含澱粉的麵食、米飯等主食),並且吃飯只吃八分飽,增加食慾素,減少胰島素分泌,最後飯後適度的動一動,減少副交感神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