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醫學知識科普我們是認真的,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療養。自然的產物是最適合脾胃的“補品”,草木蟲魚,瓜果菜蔬,無分貴賤,皆可成為有益於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學活用,當自己的“調養師”。

今日醫學指導: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學術流派學術帶頭人 盧傳堅 教授

春野三仙,杞葉為先——枸杞葉

枸杞葉是枸杞樹的葉子,有補肝腎、益精氣、清熱解毒、明目提神的功能。廣東地區對於枸杞葉情有獨鍾,春夏兩季常用枸杞葉與豬肉、豬肝或豬小腸一起,煮出一碗枸杞三及第湯。在梅州地區,當地人們有一種經典搭配的早餐——枸杞葉肉湯配客家醃面,肉湯味清,醃面味濃,一清一濃,渾然天成,美味解飢。枸杞葉肉湯的湯色清澈,清香中透出肉香,起到除煩解渴、明目安神的功效,非常適合早餐及夜宵食用。春季時間,枸杞頭與馬蘭、薺菜被一齊稱為“春野三仙”。

細解本草

枸杞葉性涼,味甘微苦。據《藥性論》載,“能補益諸精不足,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食療本草》載:“其堅筋耐老,補益筋骨”。

它的採摘時節以春採為最佳,李時珍稱為天精草,是因為枸杞樹把往年收藏的天氣精化,在春天的時候,發為枸杞芽及葉。古人認為此乃得天之精華而生,具有養肝腎的作用,而且秉承了“春升生”的特性,能調達肝氣,醒腦明目,在春天時節用枸杞葉與豬肝煮湯,具有補益肝血,疏肝明目作用。

本草功效

枸杞樹一身為寶,但具有一定的時令特點,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便說:“春採枸杞葉,名天精草;夏採花,名長生草;秋採子,名枸杞子;冬採根,名地骨皮”。春暖花開時節,枸杞樹便生長出嫩芽,它有個名字叫枸杞頭。枸杞葉與枸杞頭均以春季為最佳,具有春天生機勃勃的特性,適合把冬天聚集於體內的垃圾透發出體外,達到推陳致新的作用。

《太平聖恵方》中所記載的枸杞葉羹,用枸杞葉、青蒿葉、蔥白、豆豉及生薑烹調而成,治療“骨蒸勞,肩背煩疼,頭痛,不能食”。原文提及的“骨蒸勞”是一箇中醫病名,這種病以腰脊彎曲,雙足無力,發熱為主要表現,而且這種發熱像是從骨縫裡蒸發出來一樣,用上枸杞葉食療很合適。

活用本草

枸杞葉及枸杞頭作為食材烹飪多以入湯或清炒為主,菜式包括了客家枸杞三及第湯、鯽魚花甲枸杞葉湯、枸杞葉豬雜粥、蒜蓉炒枸杞頭等。枸杞頭在烹飪時一定要摘去老莖,留取嫩葉,烹飪時需要用豬油和菜籽油同用。枸杞葉並無特殊禁忌,普遍適合平常飲食所用。

客家三及第枸杞葉湯

材料:枸杞葉150-200g,豬肝、豬肉、豬腸各30-50g,生薑10g,豬油適量,玉米澱粉、鹽、糖適量。

做法:瘦肉、豬肝、豬腸洗淨,前兩者切小片,豬腸切段,每段長度約2-3cm,三者均放適量的豬油、玉米澱粉、鹽、少許糖及適量的水,手抓混合均勻,放入冰箱醃製20分鐘。新鮮的枸杞枝葉先整株用水沖洗乾淨後,再放清水裡浸泡10分鐘以上,取出後再用水沖洗一遍,摘下葉子備用;鍋內放水,水開後放入薑片,加入豬肉、豬肝及豬腸,煮5-10分鐘後再加入枸杞葉,大火煮至枸杞葉軟熟即可。此湯具有清肝明目養肝血的效果,適合長期熬夜、精神壓力大、長時間用眼的人群飲用。

#健康科普大賽# #新作者扶植計劃# #青雲計劃# #把健康帶回家#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藥補不如食補!吃對了,輕鬆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