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正氣虧虛,臟腑失和,氣滯、血瘀、痰濁蘊結於腹,引發腹內結塊,或脹或痛為主要臨床特徵的病證。
二、病因病機1.情志抑鬱,氣滯血瘀
2.飲食內傷,釀生痰濁
3.邪毒稽留,交結阻滯
4.它病轉歸,日久成積
三、診斷要點1.積證:以腹部捫及或大或小、質地或軟或硬的包塊,或脹或痛為臨床特徵。
2.聚證:以腹中氣聚攻竄脹痛、時作時止,發作時可見腹部氣聚脹滿,緩解時則氣聚脹滿消失為臨床特徵。
3.影像學、內窺鏡檢查等理化檢查有助於該病證的診斷。
四、鑑別診斷1.痞滿
相同點:病因:七情失和、情志抑鬱而致。
病機:氣滯痰阻。
表現:均可出現脹滿之症。
不同點:痞滿:症狀:以自覺脘腹部痞塞脹滿,外無形可見,無包塊可及。
病位: 主要在胃。
積聚:症狀:除脹滿外,聚證發時有形可視,積證捫之有物可及之。
病位: 重在肝脾。
2.鼓脹
相同點: 病因:七情抑鬱、酒食所傷而致。
病機:氣滯血瘀。
病位:可同在肝脾。
表現:脹滿、疼痛、包塊等臨床表現。
不同點:鼓脹:症狀:以肚腹脹大、脈絡暴露為臨床特徵。
病機:變化腹有水飲內停。
積聚:症狀:腹內結塊,或賬或痛。
病機:氣滯、血瘀、痰凝。
預後:腹中有無水液停聚是積聚與鼓脹鑑別之關鍵所在。
五、辨證要點1.明辨積聚之異
2.詳察積塊部位
積塊見於胃脘者,多提示病在於胃;
積塊見於脅下,多提示病位於肝,或在脾;
積塊見於小腹、少腹者,多提示病位於腸或婦科病變。
3.辨積證初、中、末三期
初期正氣尚盛,邪氣雖實而不甚,表現為積塊形小,按之不堅;
中期正氣已虛,邪氣漸甚,表現為積塊增大,按之較硬;
末期正氣大傷,邪盛已極,表現積塊明顯,按之堅硬。
六、治療原則治療中應遵循《素問·至真要大論》, “堅者削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逸者行之”、“衰者補之” 基本大法。
聚證——病在氣分,故重在調氣,疏肝理氣,行氣消聚為其常法;
積證——病在血分,故重在理血,活血化瘀,散結軟堅乃其常規。
積證初期重在攻邪,中期宜攻補兼施,末期則重在培補元氣。積聚證的治療,重在處理好攻補的關係。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所言“大積大聚,其可犯者,衰其大半而止”,因攻伐之藥,每易傷及氣血,雖能取效於一時,然終至正虛邪盛,故於遣藥制方須謹記治實當顧其虛,補虛勿忘其實之法則。
七、分證論治聚證
1.肝氣鬱滯
主症:腹中氣聚,攻竄脹痛,時聚時散,常隨情緒波動而起伏。可兼見脘脅之間時或不適。舌質淡紅,苔薄,脈弦。
治法:疏肝解鬱,行氣消聚。
方藥:發作時以木香順氣散加減,緩解時以逍遙散化裁。木香順氣散適用於氣機鬱滯、寒溼中阻證。
木香、砂仁、蒼朮、厚朴、橘皮、甘草——行氣溫中,散寒燥溼;
青皮、烏藥、香附、桂心——疏肝解鬱,溫經散寒;
川芎——以行血中之氣;
枳殼——寬中以利滯氣之下行。
2.食滯痰阻
主症:腹脹或痛,時有條索狀物聚起,按則脹痛加劇。兼見便祕納呆,脘悶不舒。舌苔膩,脈弦滑。
治法:行氣化痰,導滯通腑。
方藥:六磨湯。
大黃、枳實、檳榔——導滯行氣,推陳出新;
沉香、木香、烏藥——疏利氣機,引氣下行。
積證
1.氣滯血阻
主症:積塊軟而不堅,固著不移。或可兼見脹、痛並見,或口苦,脘痞。舌質青紫,舌苔薄,或見瘀斑,脈弦。
治法:理氣活血,通絡消積。
方藥:金鈴子散合失笑散。
川楝子——行氣舒肝;
玄胡索——行氣活血;
五靈脂——通利血脈;
蒲黃——活血祛瘀。
用金鈴子散以行氣,取失笑散以活血,氣暢血通,積塊得消,疼痛自止。
2.瘀血內結
主症:腹部腫塊明顯,硬痛不移。可兼見面暗消瘦,納減,乏力,或見女子不月、男子陽痿。舌質紫暗
或見瘀斑,苔薄白,脈弦細澀。
治法:祛瘀軟堅,調理脾胃。
方藥:膈下逐瘀湯為主,間服六君子湯。
當歸、川芎、紅花、赤芍、五靈脂、丹皮——活血化瘀;
烏藥、元胡、香附、枳殼——行氣止痛;
甘草——和中緩急。
其間可選服六君子湯以調理脾胃,以顧護後天之本。
3.正虛瘀結
主症:積塊堅硬,疼痛加劇。或兼見面色萎黃或黧黑,形脫骨立,飲食大減,或嘔血、便血、衄血。舌質淡紫,無苔,脈細數或弦細。
治法:大補氣血,化瘀散結。
方藥:八珍湯合化積丸。
熟地、當歸、白芍、川芎——養血活血;
人蔘、茯苓、白朮、甘草——益氣健脾;
三稜、莪術、蘇木、五靈脂——活血化瘀;
阿魏、浮海石、瓦楞子、雄黃——化痰軟堅;
香附、檳榔——疏肝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