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脘腹脹滿,飯後更甚;不想吃飯;腹瀉;精神不振;形體消瘦,不想說話,有氣無力;面色萎黃或蒼白,肢體浮腫等都是身體在提示,你脾虛了。

脾上的病,都可以從脾經去治,穴位是經絡氣血彙集的特殊“地點”,通過這些特殊“地點”你可以調節脾藏的功能。對於脾虛而言,脾俞和足三裡兩個穴位是非常有效的。

養脾的按揉攻略1.常按脾俞

脾俞的介紹: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是脾臟的精氣輸注於背部的位置,和脾直接相連,所以刺激在《鍼灸大成》中脾俞可治“善欠,不嗜食”,也就是它可以治療老打哈欠,昏昏欲睡的病症。

脾俞的位置:脾腧在脊柱旁開兩指的直線上,平對第十一胸椎棘突(肚臍正對著脊柱的地方為第二腰椎,向上四指處即為十一胸椎)。

刺激脾俞的方法

(1)刺激脾俞最好的辦法是拔罐,其次是按揉,也可以艾灸。但是因四季的不同,採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2)早春和晚秋最好是拔罐,夏末和冬季應該艾灸,夏冬兩季艾灸不但可以溫補脾氣,還可以祛溼,尤其是夏末,這時候的天氣有溼有寒,艾灸最為合適。

其他時候則以按揉為主。每天晚上8點左右刺激最好,因為這是脾經精氣最旺盛的時候。這時,一天的工作已基本結束,而且運轉了一天的“脾氣”已經有些疲憊了,這時補,一來可以緩解白天的勞累,二來可以為第二天蓄積力量。

2.常按足三裡

足三裡介紹

足三裡:這是古今公認的“長壽第一穴”,是胃經的合穴,“所入為合”,它是胃經經氣的必經之處。要是沒有它,脾胃就沒有推動、生化全身氣血的能力。古人稱。若要安,三裡常不幹”,民間流傳“常按足三裡,勝吃老母雞”,可見足三裡對身體有多重要。

足三裡的位置

足三裡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找穴時從下往上觸控小腿的外側,左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向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

刺激足三裡的方法:

(1)足三裡一定要每天堅持刺激,也可以找一個小按摩錘等東西進行敲擊,力量要以產生酸脹感為度,每次至少揉3分鐘。冬天的時候也可以艾灸。

(2)操作方法:每天飯前飯後各半小時的時候按揉兩側足三裡穴3分鐘,可以左右交替著刺激,然後晚上8點左右再在兩側脾腧上拔罐15分鐘,起罐之後喝一小杯溫開水。

肖子曾,男,1983年7月畢業於湖南中醫學院醫療系,1999年初被省衛生廳確定為我省首批中醫藥跨世紀人才培養物件。曾任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中西醫結合學院黨委書記。現為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省級重點學科方劑學學術帶頭人,中醫臨床基礎傷寒學學術帶頭人,中醫亞健康學博士點學術帶頭人;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教育分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常務委員、湖南省健康服務協會基層醫療分會會長、湖南省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中醫藥學會養生康復保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沙市健康管理學會會長。

發表學術論文55篇,出版著作20多部,主持或參與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教研課題30多項,取得各級各類成果10餘項,其中湖南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一項,湖南省優秀科普作品獎一項。

從事中醫教學、科研、臨床醫療30多年,在30多年的臨床工作中,善治中醫內科疾病,尤其善長於消化道疾病、代謝和營養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及中醫婦科經帶胎產疾病的診療康復。

坐診時間及地點: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週一下午,週四全天

湖南長沙百杏堂(雨花亭):週六下午,週一上午

湖南長沙九芝堂 (芙蓉國藥堂):週六上午

湖南長沙北京同仁堂(華天新城店):週三下午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這7種東西,再餓不要空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