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中國有糖尿病患者超過1億人,超過人口總數的7%,每14個人中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依照“鄧巴數字”的理論,普通人深度社交的人數大約是20,因此我們每個人身邊至少會有1~2名糖尿病患者。這些人或是我們的親人,或是我們的朋友,了解以下知識,能讓你更好的幫到他們。

我們又不是大夫,真的能幫上什麼忙嗎?當然,你不知道生活方式干預對糖尿病患的健康到底多有益?

發表在《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醫學期刊的全球首個糖尿病一級預防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經過早期生活幹預,糖尿病發病平均推遲4年,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降低26%,糖網、糖腎、神經病變等微血管併發症降低35%,全因死亡減少26%,平均壽命延長1.44歲。

而在2013年美國Glooko公司推出了一款能夠記錄患者血糖水平、飲食和運動情況的軟體。臨床試驗顯示,這款軟體通過提醒患者什麼時候該吃藥,什麼時候該運動以及血糖控制水平等方式,讓血糖水平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這是個很了不起的成果。

有多了不起呢,那就要說說疏於血糖控制對糖尿病人有多大的危害。

糖尿病本身並不會致死,但會引發各種痛苦難治的疾病。

這不難理解,血液中糖分太多,會改變血液的很多物理、化學性質,比如流動速度、粘稠度、酸鹼度等,疾病也便隨之而來。因此,血糖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幾乎在10年內一定會發生各種的併發症,不僅有常見且非常嚴重的糖腎、糖網、糖足,就連心臟、大腦、腸胃都有可能受到傷害。

在中國,腎衰竭患者的1/3、失明患者的一半,截肢患者的60%,都是糖尿病患者。

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並不願意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來緩解病情,而最大的反感情緒來自於飲食控制。主要原因可能有兩點,有人認為自己已經用過藥了,吃飯就不需要再控制了,而另一些則是單純的心理抗拒。

對於前者來說,用藥確實可以起到調節血糖的作用,但這與正常人體的胰島素調節機制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胰島素調節血糖是一個經典的負反饋迴圈,無論胰島素的量,還是釋放時間,身體總能做到準確和及時,保證血糖的波動在一定範圍之內。這一點靠目前的醫療技術手段是很難做到的。

而對於心理抗拒的情況,可以通過營造好的家庭飲食環境來解決。試想一下,當你有大把的時間用來看電視電影,你會看什麼?但是如果規定一天只能看一個小時,你又會看什麼?會不會精挑細選看一些自己喜歡的精品。飲食也一樣,因為控制飲食不等於告別美食,反而會追求更精緻和更營養。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飲食環境,不僅會讓患者更容易接受飲食控制,對其它家庭成員的健康也非常有益。

既然談到了飲食的控制,就不能不說食物的GI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一定要用好GI這個重要的工具。但是,GI是控制血糖的金標準嗎?

很多糖尿病患者會格外注意食物的GI值,有這樣的意識非常好,如果再能更進一步的話,就更完美了。除了考慮GI值(吃什麼)以外,再留意一下吃多少的問題,也就是GL值。GL值是用來衡量人體血糖負荷的數值,是食物GI值與食物中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數值的乘積。

比如,土豆的GI值是62,100g土豆中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重量為17.8g,那麼100g土豆的GL值就是62X17.8≈11,200g則是22。

拿主食的例子來說,精製大米會讓血糖水平快速大幅度的波動,但即使是糙米飯,食用過多的話也會讓身體處於一個較大的血糖負荷之下,同樣是對糖尿病患者不利的。雖然,我們不能去定量計算每一餐的GL值,但我們可以採用少吃高GI值食物,並且只吃七、八分飽的飲食策略。

食物的生熟程度,新鮮程度,冷凍壓榨與否都會影響其GI值。

而進食的方式的也會影響血糖值,ADA(美國糖尿病協會)表示,晚飯安排在6點前並且與第二天早飯間隔12個小時、早中晚食物熱量以5:3:2的比例分配、先吃菜後吃主食,這些方式都會對血糖水平有正向的影響。

有人建議採用拒絕主食與水果的生酮飲食來逆轉2型糖尿病。雖說目前為止有研究證明生酮飲食對糖尿病產生了一定效果,但缺乏長期的資料支援,其中的危險性(酮症酸中毒)也不能忽視。

況且生酮飲食者必須具備年輕、胰島功能及心腎功能良好、肥胖、食慾強等條件,這對大多數糖尿病患者是很苛刻的。更重要的是,生酮飲食是一個絕不可以長期堅持的飲食策略。

長期的飲食策略最重要的就是營養均衡,普通人需要均衡的營養,糖尿病患者更是如此。

比如說,當蛋白質缺乏,造成人體內骨骼肌不足時,對葡萄糖的吸收利用降低,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抵抗加重。肌肉,尤其是骨骼肌是胰島素的靶器官,在血糖調節中起著重要作用。

再比如,當營養物質缺乏時,容易導致足部潰瘍的發生和加重、傷口癒合緩慢。

還比如,當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時,會造成鈣的沉積和存留減少,高血糖還會導致尿鈣排出增多,從而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

類似的問題不勝列舉,控制血糖不是單純的為了把血糖降下來,而是讓機體有更好的運轉,因此均衡營養的作用不能忽視。

還有重要的一點,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控鹽。

雖然鹽不直接影響血糖,但會有催化劑的作用,會使糖尿病病情加重。(研究成果發表機構: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

既然飲食這麼重要,為什麼不制定一套固定的食譜來要求糖尿病患者呢?

這要從一項研究發現說起,2015年,以色列的一項大規模研究就發現,吃同一種食物,不同的人會的血糖反應截然不同。有人吃餅乾之後血糖會飆升,吃香蕉則不會,有些人卻正好相反。基於這個發現,科學家們根據有限的資料開發了一個個性化的飲食指導演算法,並且在小範圍測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可見,飲食控糖這件事雖然原則相同,但細節上千人千面,不能一概而論。但可以預期的是,在大資料的加持下,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糖尿病的個性化管理會更上層樓,取得更好的效果。

而今天,在遵醫囑的前提下,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幫助糖尿病患者通過生活方式對病情進行干預,也許就是最棒的選擇。當然,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止飲食一方面,適當運動、合理作息、戒菸戒酒、優質睡眠、心情愉悅等同樣重要。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為什麼會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