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柳東楊回覆:

對於溼疹,很多久病成醫的人常會說自己是溼熱重,平時也會煲些清溼熱的食療方來調理,這種做法其實是可取的,但是每個人的調理側重點卻是不同的。

中醫治療方法較多,以“治其外必治其內,治其內必先治其本”“內清髒毒、外療肌膚”為原則,針對溼疹的病因病機,可迎刃而解。

中醫學文獻對本病早有記載,如《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中記載:“此證初生如疥,瘙癢無時,蔓延不止,搔津黃水,浸淫成片。”總的來說,多因溼熱、脾虛、血燥而起,需要分清側重點來調理。

清清楚楚調治溼疹

溼熱證

症狀:皮損潮紅灼熱,瘙癢無休,滲液流汁,苔黃。

治則:清利溼熱,佐以涼血。

食療方:綠豆苡米粥。薏苡仁與綠豆等量,先浸泡後加水煮爛,放涼後加入適量蜂蜜或冰糖即成。

脾虛證

症狀:發病較緩,皮損淡紅,瘙癢,糜爛滲出,可見鱗屑,舌質淡胖,苔白或膩。

治則:健脾除溼。

食療方:淮山茨實薏米湯。淮山、芡實、炒薏米、炒扁豆、北芪、炒白朮各15克,豬排骨200克。扁豆、薏米、白朮炒至微黃,先用水浸透全部湯料,將洗淨斬件的豬排骨放進煲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後調味。

血燥證

症狀:病程日久,皮損色暗或色素沉著,癢劇或皮損粗糙肥厚,舌質淡,苔白。常見於慢性期。

治則:養血潤膚,散風止癢。

食療方:元肉丹蔘茶。幹龍眼肉1片、丹蔘5克,冰糖適量,泡水當茶飲用。

除了飲食調理,中醫還可選擇鍼灸、放血療法,因人而異也能得到相應效果。以下方法為常用的外洗處方,供患者選擇使用。

處方組成:地膚子、白鮮皮、苦蔘、蛇床子、大黃各30克,加清水煮成2~3升,倒入盆裡,再放入枯礬30克、冰片10克。先用熱氣燻蒸皮損處,等水溫合適後再浸洗。如果皮損範圍較大,可等倍加量。

指導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柳東楊

編輯/蔡衛楊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養肝就是養命!這3種食物最護肝臟,常吃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