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十二正經的原穴

原穴是臟腑的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各有一個原穴,合為十二原穴。 原穴在臨床上,可以治療各自所屬髒、腑病變,也可以根據原穴的反應變化,推測臟腑功能的盛衰。下面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十二正經的原穴及配穴。

1、手太陰肺經——太淵

定位: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

功效:咳嗽,氣喘,咳血,咽喉腫痛,胸痛,心悸等,現代用於治療感冒,咳嗽,支氣管炎,肋間神經痛等;

配穴:

配列缺、孔最,有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可以用於咳嗽,氣喘,胸背痛;

配內關、衝陽、三陰交,有益心通陽,祛瘀通脈的作用;

按摩手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輕輕按揉過點按,雙側,每次五分鐘,每天一次。

2、手厥陰心包經原穴——大陵

定位:在腕掌橫紋肌的中點處,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功效:常用於心痛,心悸,胃痛,嘔吐,癲狂,癇症,胸悶,脅痛,驚悸,失眠,煩躁,口臭等;

配穴:

配神門、列缺,有舒暢經筋,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腕下垂;

配心俞、膈俞,有通心絡,祛瘀血的作用,主治心血瘀阻之心悸;

配豐隆、太沖,有疏肝理氣,化痰醒腦的作用,主治氣鬱痰結型之癲狂;

按摩手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輕輕按揉過點按,每次五分鐘,雙側,每天一次。

3、足太陰脾經原穴——太白

定位:足內側緣,足大趾本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功效:胃痛,腹脹,便秘,痢疾,吐瀉,腸鳴,身重,腳氣;

現代:多用於急、慢性胃炎,急性胃腸炎,神經性嘔吐,消化不良,胃痙攣等;

配穴:

配公孫、大腸俞、三焦俞,有清利溼熱的作用,主治腸鳴,腹瀉;

配復溜、足三里,有和胃調中的作用,主治腹脹。

按揉手法:用手拇指按揉本穴五分鐘,雙側,每天一次。

4、手少陰心經原穴——神門

定位: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功效:心痛,心煩,怔忡,驚悸,健忘,不寐,癲狂,癇症,痴呆,脅痛,掌中熱,目黃等;

現代:用於神經衰弱,心絞痛,癔病,舌骨肌麻痺,產後失血,淋巴腺炎,扁桃體炎等;

配穴:

配支正為原絡配穴法,有益氣,養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神失養,健忘失眠;

配大椎、豐隆,有醒腦安神,豁痰開竅的作用,主治癲狂,癇證;

配膈俞、血海,有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嘔血、吐血、便血;

按摩手法:用指腹按揉或點按本穴,每次五分鐘,雙側,每日一次。

5、足厥陰肝經原穴——太沖

定位: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處的凹陷內;

功效:頭痛,眩暈,失眠,目赤腫痛,鬱證,小兒驚風,口喎,脅痛,崩漏,疝氣,小便不利,癇證,內踝前緣痛等;

現代:現多用於高血壓,尿路感染,乳腺炎,神志疾病等;

配穴:

配合谷,稱為四關穴,有鎮靜安神,平肝熄風的作用,主治頭痛,眩暈小兒驚風,高血壓;

配氣海、急脈,有疏肝理氣的作用,主治疝氣;

按揉手法:用拇指按揉或者點按三到五分鐘,雙側,每日一次。

6、足少陰腎經原穴——太溪

定位: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和跟腱的凹陷處;

功效:咽喉幹痛,齒痛,耳聾,耳鳴,頭暈,咳血,氣喘,消渴,月經不調,不寐,小便頻數,腰脊痛等;

現代:現多用於支氣管哮喘,腎炎,膀胱炎,慢性喉炎,神經衰弱,貧血,下肢癱瘓等;

配穴:

配少澤,有滋腎陰,清虛熱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齒痛;配飛揚,為原絡配穴法,有滋陰補腎的作用,主治頭痛目眩;

按揉手法:用拇指按揉或者點按本穴三到五分鐘,雙側,每日一次。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你會喝奶嗎?想把牛奶喝出健康好味道,這幾點一定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