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流言:

隨著高血壓知識的普及,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水鈉瀦留”是高血壓的重要發病機制。水鈉瀦留,通俗地說就是人體迴圈內水和鈉鹽過多,導致血容量增加對血管壁的壓力加大,從而出現高血壓。所以,不少朋友認為控制高血壓就得做好兩件事:少喝水、少吃鹽。

真相解讀:

隨著高血壓知識的普及,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水鈉瀦留”是高血壓的重要發病機制。水鈉瀦留,通俗地說就是人體迴圈內水和鈉鹽過多,導致血容量增加對血管壁的壓力加大,從而出現高血壓。所以,不少朋友認為控制高血壓就得做好兩件事:少喝水、少吃鹽。

可事實並非如此。鹽該少吃,但喝水卻被冤枉了。

一、喝水和高血壓有關嗎?

首先要澄清一件事:現代醫學研究顯示,高血壓的重要發病因素裡不包括“多喝水”,同樣,高血壓的治療手段裡也沒有“多喝水”這個方法。高血壓患者只要沒有腎功能不全,體內多餘的水分都會透過腎臟代謝隨尿液排出體外,根本不會引發持續的血容量增加。所以單純的高血壓患者喝水與平常人沒有兩樣,渴了便喝,也不需多喝。

二、水和鈉(鹽)誰重要?

不少朋友就會問了,“那水鈉瀦留的說法是騙人的嗎?”

水鈉瀦留的說法沒有錯,但重點在於“鈉”,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鹽,而不是水。不少高血壓患者本來就愛吃鹽,也就是“口兒重”,因而他們更容易口渴而大量飲水,水攝入量增加只是隨著鈉鹽增多引起的連鎖反應,並非始動因素。所以高血壓患者第一要務是限鹽,隨著鹽攝入量減少,飲水量自然也會降下來。

三、如何喝水更有益?

我們常常看到各種“網紅”降壓茶或飲料,但是所有權威的高血壓治療指南中都沒有這些方法的蹤影。所以,我們切不可把高血壓治療寄希望於喝茶或是飲料,而是要堅持正規藥物治療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善;同時避免過量飲酒。

正常人每天飲水量為1500-2000 毫升,過少飲水反而會使血液濃縮,各種血栓性疾病的機率也會隨之升高。

6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中醫治法術語-解肌透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