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穴功用】
四縫為經外奇穴,在第2~5指掌側,近端指關節的中央,一側四穴(圖84)。有開滯除積、消食啟脾、通調氣血、疏通脾胃之功。用於治療小兒疳病、小兒腹瀉、小兒納食不化、蛔蟲症、頓咳(百日咳)等。
足三里,又名下三里、下陵、下陵三里、下虛三里、鬼邪。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1英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為足陽明胃經腧穴、下合穴。因穴在膝下3寸,脛骨外側,兩筋之間宛宛中,故名足三里。該穴乃本經脈氣所入,為合土穴,又是四總穴、回陽九針穴之一。它既能調理胃腸,理氣消脹,化積導滯,行氣止痛,利水消腫,用於治療胃脘疼痛(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內傷食積、消化不良、噁心嘔吐、噯腐食臭、胸膈脹飽、大便不調、小便不暢、水腫、瀉洩、痢疾;又能健脾和胃、化痰止咳、降氣平喘,用於治療咳嗽痰喘諸症;還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和胃安眠、強體健身,用於治療下肢痿痺、五勞羸瘦,七傷虛乏、胃氣不足、髒氣虛憊、小兒疳積、胃不和則臥不安諸症。
【伍用功能】
四縫以健脾消積為主,足三里以調理氣血、健脾和胃、理氣消脹、消食化積、強壯健身為要。二穴伍用,相互促進,健脾和胃,消食化積,消脹除滿的作用增強。
【主治】
疳病,恙由飲食積滯,蟲積為患。症見精神萎靡,面黃肌瘦,毛髮焦枯,納運無權,完谷不化,大便溏薄,脘腹脹滿或腹凹如舟,四肢不溫,嗜食異物,睡中咬牙,舌淡,脈細弱。
【操作法】
四縫:掌心向上取穴。穴當兩手指中節橫紋的中央(近側指間關節處)。常規消毒,三稜針點刺0.1~0.2寸,以流出黃白黏液,稍帶微紅血色為宜。
足三里:直刺0.5~1.5寸,針刺先瀉後補。
【經驗】
四縫—足三里伍用,為呂老之經驗。是為治療小兒疳病而設。臨床應用,有單用三稜針點刺而治者,亦有良效,若與足三里參合,健脾和胃,消食化積之力增強,實有事半功倍之效。為了鞏固療效,亦可採用捏脊療法以善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