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為水穀之海,有受納腐熟水谷的功能,又有以降為順,以通為用的特性,這些功能和特性的統稱,謂之胃氣。中醫學認為"人以胃氣為本",胃氣強則五臟俱盛,胃氣弱則五臟俱衰,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因此,胃氣的盛衰有無,關係到人體的生命活動和存亡,在人體生命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胃病如何產生?
胃,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偏左側,上有賁門,連線食管,下為幽門,連線十二指腸,兩者之間就是胃體。胃壁從內至外分三層,即粘膜層、肌層和漿膜層。
「胃炎」就是發生於胃粘膜的炎症。
開始時表現出充血、水腫,即為「淺表性胃炎」。繼而出現表面潰爛,即為粘膜糜爛。糜爛加深成一個洞,即形成「胃潰瘍」, 潰瘍侵蝕血管,就會造成「潰瘍出血」。
這預示著發生進一步細胞變化的風險。
而「賁門」和「幽門」因各種原因引起的鬆弛,則會造成「食管返流」和「膽汁返流」,對胃和食道造成進一步損害。
在人的一生中,許多因素都會造成胃的損害。
如:吃辛辣、冰冷和不易消化的食物;飲食不規律、不衛生及感染幽門螺桿菌等。
如此日積月累, 胃病就產生了。
58歲的劉大爺,胃病一直很嚴重,現在已經發展成了胃潰瘍,胃部始終是隱隱作痛,非常痛苦。開始是胃酸胃脹,然後是吃西藥,但始終未解決問題,甚至還發展成了萎縮性胃炎。後來去看了一位70歲的老中醫,發現他在飲食上有一個誤區,就是長年喝粥,並且是每天都要喝粥,一喝就是幾十年,而事實上喝粥是造成胃病越治越嚴重的根源,只要根源一直存在,胃病自然是難以治癒。
養胃的3個誤區,你還在做嗎?
1、小米熬出米油才養胃?
其實,米油是熬粥時懸浮在表面比較粘稠的一層物質,是大米和小米的精華物。《本草綱目》中提到,如果是又黑又瘦的人,食用米油一百天,就能變得"肥白",米油還能養胃陰、補元氣。
建議:小米粥和米油都能養胃,但是並不是適合所有人。胃氣上逆,有呃逆、嘔吐、反酸、噯氣等症狀的人就不適合用小米粥養胃,容易因胃酸分泌過多而加重病情。
吃山楂助消化?飯後食用適量山楂,可刺激胃黏膜,增加胃酸分泌,幫助胃部進行消化。同時,山楂含有的解脂酶能有效促進脂肪類食物的消化,也可以幫助減輕胃部負擔。值得注意的是,生山楂合有轉酸,易在胃內和胃酸作用生成"胃石",引起胃潰瘍、用穿孔等症。
建議:山楂一定要煮熟後再吃,更不宜空腹食用,空腹狀態下食用山楂會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對胃黏膜的刺激,引起反酸、胃痛等症。
3、排毒能養胃?但事實上,市面上用於排毒的藥物,大多都是致瀉的。致瀉藥物雖然可以幫助胃部排出部分毒素和廢物,但是若長期使用就會刺激胃黏膜,影響胃蠕動,導致胃部消化功能障礙。
建議:排毒應根據個人體質進行,不宜長期過度排毒。堅持規律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排毒作用。多喝水,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愉快的心情,加上適當的運動,就能有效減少胃部毒素。
那該如何正確養胃?
1、預防胃病適量喝紅酒
紅酒是葡萄酒的通稱。在一些女性雜誌上,總是記載著每天適當喝紅酒,可以養顏美容。最新研究發現,每天適當飲用紅酒,還能降低罹患胃病的概率。
調查發現,每天飲用3杯紅酒的人,比滴酒不沾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概率低11%。這是因為紅酒具有抗菌作用,能夠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繁殖。幽門螺桿菌會破壞胃黏膜,是引發胃炎、胃潰瘍的罪魁之一。
2、跪姿前傾
雙膝跪地,從膝蓋到腳趾都要接觸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雙手自然下垂。緩慢坐下,直到體重完全壓在腳踝上,雙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該姿勢約30秒,放鬆後再將上半身向前傾。重複做3~5次。該動作有助於消除脹氣、胃腸綜合徵。
喝點繡球菌菇粉
70年老中醫:燒開的水放1勺,連喝7天,殺菌養胃,幽門桿菌清光
中醫認為,繡球菌菇粉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多糖體、多種氨基酸、有健胃,幫助消化的功效,可以用於輔助治療胃炎和胃潰瘍等症。可以有效提高胃部免疫力,增強胃部抵抗病菌的能力,尤其是其中所含的多糖體能有效抑制胃部致癌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合成,消滅幽門螺桿菌,起到預防胃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