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資料顯示,中青年人的胃癌發病率增長迅速,近5年來19~35歲青年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35歲以下年輕人患胃癌的比例佔病患總數的6%-11%。除去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患胃癌與其睡眠嚴重不足、飲食無規律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幽門螺桿菌也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並且和胃癌的發病也有著密切的關係。
來自漢口的35歲劉女士,很注重養生,因為年輕時落下了胃病,因此也格外的注意,聽別人說吃肉吃多了不消化,於是組織戒掉所有的葷菜,專心吃素,幾個月下來,劉女士的胃病反而還嚴重,這才來到了醫院做檢查,原先查出的慢性胃炎竟變成了中度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是癌前病變。
醫生解釋,蔬菜中有很多的纖維,有時候比肉類纖維還不容易消化一些,而且停留在胃中的時間會過長。再者胃腸道的粘液會定期更新,通俗來講它會更換一次,而再更換一個新的過程,需要一些優質蛋白,而這些都需要從肉類食物中獲取,因此,用只吃素食的方法來養胃病,是不可取的。
臨床上,70%以上胃癌早期患者毫無症狀。中晚期胃癌患者可出現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穿孔引起腹膜炎,幽門梗阻導致吞嚥障礙,功能失調引發全身功能衰竭(出現顯著消瘦、貧血、精神衰頹等惡病質表現),以及腫瘤擴散轉移而引起的相應症狀。
引發胃癌的4點病因
1、環境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飲食因素,如攝入過多的食鹽或鹽分較多的醃製食品、燻烤的魚與肉、發黴的食物、用滑石粉加工的大米等。
2、遺傳因素:某些家庭中胃癌發病率較高,胃癌患者親屬的胃癌發病率高於正常人4倍。一些資料表明,胃癌發生於A血型的人較O血型者為多。
3、癌前病變:所謂癌前病變是指某些具有較強惡變傾向的病變,如不處理,有可能發展為癌症。例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的“重度腸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被稱為癌前病變,胃潰瘍經反覆破壞和再生的刺激有可能發生惡變,幽門螺桿菌感染有可能引起胃淋巴瘤和胃癌等。
4、免疫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發病率較高。
胃病有3不吃,要記牢
1、少吃或不吃醃製食物:醃製食物中因為鹽分多,會直接損傷胃黏膜,而且其中所含的亞硝酸鹽在胃酸和細菌作用下會轉變為亞硝胺,更易引起胃癌,所以應少吃或不吃醃製食物。
2、不吃或少吃燻烤食物:燻烤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如3-4苯並芘、環芳烴、亞硝胺等,應儘量不吃或少吃。
3、不吃黴變的食物:調查發現,吃黴變食物的人比不吃黴變食物的人的胃癌發病率顯著增高。黴菌中有些是產毒真菌,是很強的致癌物質。因此應不吃黴變的食物。
要想胃好,做好3點很重要
1、喝水加勺繡球菌 菇粉
飯前1小時喝杯水,可以潤滑腸道,讓為更好地吸收食物營養,在喝水時加些繡球菌 菇粉在其中,幫助緩解腸胃的酸脹、刺痛等不適感,增強胃部動力,抑制幽門菌發展,養胃更護胃。
2、注意飲食調節
飲食無規律,既不定時,又不定量,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導致胃腸病,也使胃腸病難康復。因此,胃腸病患者,尤其是飲食無節的計程車司機、營銷人員、辦公室加班一族等人群,患病後要特別注意飲食調節,一天三頓飯要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進食過快。
3、少吃夜宵
生活中不少人有吃夜宵的習慣,尤其是職場白領和學生,這樣做不僅會導致肥胖,還容易傷胃。晚上是胃休息的時候,此時胃的蠕動速度會減慢,並且會對受損的胃黏膜進行自動修復。睡前吃夜宵,食物難以被消化,會在胃中停留很長時間,增加胃的負擔,使胃得不到應有的休息,長期這樣會損傷胃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