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在人類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藥物,他們屬於各自治療領域的風向標,代表了人類在醫藥領域做出的努力和成就。
1.青黴素
青黴素(Penicillin)是一種高效、低毒、臨床應用廣泛的重要抗生素。
20世紀初期,人類一直未能發現一種治療細菌性感染並且副作用小的藥物,也就是意味著:在那個時代,一旦得了肺結核,不久便會離開人世。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期的探索,但結果不盡如人意。一次偶然的機會,英國生物化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幸運的發現了青黴素。
1928年,弗萊明外出度假,忘記了在實驗室的培養皿中仍培養細菌。3周後,當他回實驗室,注意到一個與空氣意外接觸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長出了一團青綠色黴菌。他立刻用顯微鏡觀察,發現黴菌周圍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這意味著黴菌的某種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後的鑑定表明,上述黴菌為青黴菌,弗萊明將其分泌的抑菌物質稱為青黴素。
亞歷山大·弗萊明
1953年5月,中國第一批國產青黴素誕生,揭開了中國生產抗生素的歷史。青黴素的研製成功大大增強人類抵抗細菌性感染的能力,帶動了抗生素家族的誕生,它的出現可謂是開創了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的新紀元。
2.嗎啡
嗎啡(Morphine)是鴉片類毒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生物鹼。
19世紀初期,鴉片進入大眾的視野。鴉片是一種從罌粟中提取出來的麻醉性鎮痛藥,可以有效緩解手術中的疼痛並治療腹瀉等疾病。但是,醫生們並不喜歡用鴉片。原因在於鴉片的提取工藝不成熟,易產生較多雜質,同時成癮性太強。
1806年德國化學家賽爾杜納(Friedrich W. Sertürner)經過大量的研究終於在鴉片中分離出了純嗎啡。他用分離得到的嗎啡在狗、朋友和自己身上進行實驗,狗吃下去後很快昏昏睡去,同時朋友和他本人吞下這些粉末後也久睡不醒。因此他用希臘傳說中的夢幻之神,Morpheus,為其命名,稱之Morphine(嗎啡)。
賽爾杜納
默克公司(德國)於1827年開始嗎啡商業市場化。1852年,該藥物被用於皮下注射,儘管藥物成癮性較高,但是其止痛的益處遠遠大於其缺點。沒有這種藥,無數身體受傷或身患頑疾的患者將在艱苦的醫療條件下痛苦的生存。同時,對於那些治癒無望的患者,嗎啡幫助他們應對疼痛和生理折磨。
3.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Aspirin)在很早的時期就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最早在古埃及的紙草書中就提到了一味藥——柳樹皮,它其中的關鍵成分就是後來被稱為“靈藥”的阿司匹林。在我國漢代《神農本草經》中也有記載“柳之根、皮、枝、葉均可入藥,有祛痰明目,清熱解毒,利尿防風之效”。
1828年,法國藥學家和義大利化學家成功地從柳樹皮裡分離提純出了活性成分水楊苷。因為它的酸味,人們通常稱它水楊酸。
直到1897年,德國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的父親在服用水楊酸治療風溼病時,因其強烈的味道和副作用抱怨,於是霍夫曼發明出乙醯水楊酸,也就是現在的阿司匹林。而後,人們普遍相信阿司匹林在中樞神經系統具有緩解疼痛的作用。
德國化學家費利克斯·霍夫曼
今天,阿司匹林的使用遠遠超出簡單的疼痛管理,阿司匹林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溼、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用於緩解輕中等疼痛、改善風溼性關節炎症狀甚至可以預防心肌梗塞。同時科學家發現它在抗癌、降血糖、抗衰老、老年痴呆等多個領域具有研究的價值。期待在未來,阿司匹林能夠在多個領域延續“世紀之藥”的傳奇。
4.胰島素
胰島素(Insulin)的發現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意義,糖尿病患者透過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緩解或治療糖尿病。
胰島素是由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受內源性或外源性物質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
1920年以前,隨著胰腺解剖生理的發展,一些從事糖尿病研究的醫生意識到,胰腺在糖尿病發病中可能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班廷(Banting)就是一位,在和多倫多大學的MacLeod教授商量後,與MacLeod教授的學生Best一起展開實驗研究。
1921年,Banting和Best將狗的胰腺切掉觀察血糖變化,發現切掉胰腺的狗血糖明顯升高,證明胰腺肯定和糖尿病有關係。而後MacLeod教授安排Collip從胰腺勻漿裡分離有效成分注入狗體內再次觀察血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現胰腺提取液可以降低糖尿病狗的血糖,這個提取液就是胰島素。
1922年,Banting大膽在一位因患1型糖尿病而奄奄一息小女孩身上注入提取的狗胰島素,有效的治療了她的糖尿病,成為當時的醫學奇蹟。並很快榮獲諾貝爾獎。胰島素的出現,為未來的激素替代療法鋪平了道路,同時挽救了無數糖尿病患者的生命。
圖為四位胰島素髮展過程中重要人物
5.天花疫苗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在天花存在的幾千年裡,它的傳染性之強、肆虐範圍之廣、死亡率之高,可謂使人“聞之喪膽”,三十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天花在地球上絕跡-人類徹底消滅了天花。這一偉大功業最大的功臣乃是“天花疫苗”的發明者:英國的外科醫生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
愛德華·詹納
早在三千年前,埃及法老拉米西斯五世便死於天花。16-18世紀,天花幾乎佔領了世界各地,且有超過60%全球人口遭受天花的威脅。最早出現的天花預防法為接種,即從患病的人身上取膿物接種給未患病的人,以此讓人獲得免疫力。不過,這種方法風險太高,成功接種的人可建立持久的免疫力;若失敗,接種者染上天花,並可能將之散播。
愛德華·詹納發現,他所在地區的奶場女工和農民當中有一種公認的說法:人若傳染上牛痘,就再也不會得天花病(牛痘本身對人來說沒有危險,雖然其症狀與極輕度的天花病有點相似)。詹納認識到如果農民的說法是正確的話,那麼給人種牛痘就是使之獲得天花免疫的一種安全的方法。
1796年,詹納從奶場女工手上的牛痘膿胞中提取膿液給一個八歲的男孩詹姆斯·菲普斯注射。如事先所料,這孩子患了牛痘,但很快就得以恢復。詹納又給他種天花痘,果不出所料,孩子沒有出現天花病症。1976年,全球推行天花疫苗接種,消滅天花的運動。1980年五月,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根除天花。
6.氯丙嗪
氯丙嗪(chlorpromazine)也稱“冬眠靈”,是歷史上第一個治療精神病的藥物。它的發現和使用代表了精神病學和“藥理學革命”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在氯丙嗪發現之前,對於精神病患者的治療方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中世紀的驅魔治療、1918年發熱療法、1920年精神外科治療、1933年的電休克治療、1937年胰島素治療,但效果甚微。
直到1950年,巴黎的外科醫生亨利·拉伯裡特( Henri Laborit )探索抗組胺藥物異丙嗪能否減輕休克症狀,偶然發現,患者使用異丙嗪之後情緒發生了很大變化,顯得平靜放鬆。1950年12月,在異丙嗪的基礎上,化學家保羅·卡本提( Paul Charpentier )合成了化合物RP-3277,也就是日後的氯丙嗪。同年,精神病學家讓·雷德(Jean Delay)和皮埃爾·德尼爾克(Pierre Deniker)對氯丙嗪進行進一步的臨床試驗,試驗結果證明氯丙嗪可以明顯減輕精神病患者的幻想和錯覺,結果一出立馬在醫學界引起轟動。
1964年,全世界約5000萬人使用了此藥。氯丙嗪為未來開發治療焦慮和抑鬱的藥物鋪平了道路。該藥物的作用機制也使研究人員進一步瞭解大腦中神經遞質的影響因素以及衝動的傳遞過程。
7.乙醚
在首次作為醫用藥物使用之前,乙醚(ether)已經存在了300多年,但是一直沒有人認為它可以作為麻醉劑。醫用乙醚吸收後能有效地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使意識、痛覺、反射先後消失,同時放鬆肌肉便於手術。
在1540年,乙醚就已經被德國植物學家瓦萊裡烏斯·科爾都斯(Valerius Cordus)蒸餾分離成功。但這一偉大的發現,並沒有引起醫學界的重視。直到1846年10月16日,首例乙醚吸入麻醉手術在美國麻省總醫院公開展示,標誌著醫學麻醉的誕生,醫學外科新紀元的開始。
植物學家瓦萊裡烏斯·科爾都斯
乙醚的開發導致了更加現代和更加有效的藥物治療方式。此外,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基於乙醚的新型改進麻醉藥也被開發出來,使得乙醚在麻醉史上的作用不可估量。
8.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MTX)是抗葉酸類細胞免疫抑制劑,主要透過阻斷二氫葉酸還原酶,使嘌呤合成受到抑制,進而抑制胸腺嘧啶的合成,減少中性細胞的趨化作用,抑制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
1947年,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西德尼•法布(Sidney Farber)醫生主要從事兒童白血病治療方式的研究。在當時已有的證據表明,葉酸能夠促進腫瘤增殖,決心攻克這種疾病的法布醫生根據當時已有的研究推斷也許可以透過予以患者葉酸類似物拮抗真正的葉酸成分,使腫瘤因缺乏葉酸而無法生長。
經過大量實驗,法布醫生得到了氨蝶呤—甲氨蝶呤的前體,隨後展開臨床試驗。臨床試驗取得了巨大成功,16個人中有10個人在服藥後癌症得到了好轉。法布醫生將成果發表在醫學頂級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人類設計的藥物治癒了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西德尼•法布醫生
後來Gubner醫生在閱讀了大量關於氨蝶呤治療腫瘤的文獻之後,大膽設想,既然氨蝶呤有抑制腫瘤細胞的作用,也有研究表明小劑量的甲氨蝶呤可以抑制增殖的淋巴細胞,具有抗炎的作用,而類風溼關節炎正是由於淋巴細胞啟用導致的疾病,那麼為什麼不能另闢蹊徑,用氨蝶呤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呢?
1951年Gubner醫生成功應用氨蝶呤治療了6例類風溼關節炎與銀屑病,但因氨蝶呤的不良反應過大,很快被其衍生物甲氨蝶呤代替。1971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正式批准甲氨蝶呤用於銀屑病的治療。 甲氨蝶呤第一次獲得官方認可正式登上了治療風溼的舞臺。
9.可的松
可的松(cortisone),過去被譽為“美國仙丹”,是美國科學家亨奇和肯德爾發現的由腎上腺皮質分泌的糖皮質激素,具有調節糖、脂肪和蛋白質生物合成和代謝的作用。
1928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的藥劑系主任菲利普·肖瓦特·亨奇發現:同時患有黃疸病和風溼性關節炎的患者,風溼性關節炎的症狀不需要治療便會自動好轉。很快他又發現了幾例類似的病例,觀察到了更離奇的現象:一旦患有關節炎的婦女懷了孕,關節炎症狀便會減輕不少。亨奇預感到可能是某種與內分泌有關的物質緩解了關節炎症狀,亨奇把它叫做“X物質”。黃疸患者的膽汁裡可能含有這種神秘的X物質,而這種X物質類似荷爾蒙會隨著懷孕而升高。
1934年,美國化學家愛德華·加爾文·肯德爾從牛腎上腺皮質分離出皮質激素純結晶,進而由此分離出20多種物質,從中得到A、B、E、F四種類固醇。此時二戰爆發,美軍得到訊息說,德國空軍準備給他們的飛行員注射腎上腺素,以提高他們對缺氧的耐受性。據說被注射了腎上腺素的飛行員能夠把飛機開到13000米的高空而不會因缺氧而窒息。於是美國政府撥款加緊開展此項研究,亨奇和肯德爾開始合作研究類固醇物質。
圖片中為亨奇和肯德爾
1941年,兩人一致認為,亨奇辛辛苦苦尋找的神秘的抗風溼化合物“X物質”,與肯德爾從牛的腎上腺皮質中提取出的“物質E”,應該就是同一種物質——可的松。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可的松就這樣被找到了。1948年到1949年他和肯德爾一起用可的松給風溼關節炎病患者做臨床試驗,終於獲得成功。而兩人也於1950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0.HIV蛋白酶抑制劑
艾滋病(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導致人體免疫機能缺陷,而易於發生機會性感染和腫瘤的臨床綜合徵。在過去的20多年裡造成2000多萬人死亡,目前全世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超過3800萬。
自1981年發現首例艾滋病病例以來,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就致力於尋找抗艾滋病藥物。隨著人們對HIV病毒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研究的深入,1986年kramer首次報導HIV蛋白酶(protease,PR)可作為潛在的艾滋病藥物“靶標”。
HIV蛋白酶抑制劑抑制或阻斷HIV蛋白酶的生物活性,導致HIV病毒的複製終止。HIV蛋白酶抑制劑雖然不是第一個艾滋病藥物,但醫生將它與其他型別的艾滋病藥物結合後,首次發現可以使艾滋病毒水平降低且患者病情不會加重。其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HIV感染者的生存率並延長了其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