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虛不虛,三個方面來判斷,記住“多吃兩物,少做三事”。
氣血,是我們養生最關注的地方。對身體來說,“血”負責濡養,大致相當於提供營養的關係;而“氣”則負責運動,大致相當於能量的方面。
一個健康的人,在中醫眼裡,必然是氣血充沛的,同時也是氣血調和的。只要氣血有任何方面的虛弱,包括量的不足和動的不足,都會成為我們常說的“體子虛”。
但是,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如何判斷自己的氣血虛不虛呢?儘管中醫辨證的理論,給出了“舌淡苔白脈細弱”這幾個客觀通用的指標,卻需要一定的經驗積累才能得出。對很多人來說,自己的“感受”才是最便捷的方式。
不錯,氣血虛不虛,如下三個方面,大多可供判斷:
1、身體的感覺:
氣血充足的人,他們的四肢比較溫暖,即使寒冬臘月,也很少手腳冰涼。這是因為體內的氣血充盈,能及時將陽氣輸送到最需要溫煦的地方。如果經常手腳冰涼,或者手掌心、腳掌心發熱,喜歡出汗,一般就是氣血有點虛了。
當然,氣血虛弱的人更直觀的感覺,當屬運動時的反應。如果稍微運動就有胸悶氣短、難以恢復的疲勞等感覺,平常精神較差,昏昏欲睡卻又睡不安穩,喜歡做夢、夜間頻繁上廁所等等,這些都提示氣血有點虛弱了。
2、外形的變化:
內經有云“有諸內,必形諸於外”。體內的氣血虛實,體表必然有相應的變化。氣血充足平和的人,一般面色紅潤有光澤,目光也清澈,炯炯有神,頭髮濃黑而密,身體的肌肉豐滿而不肥胖。這些,都是氣血充足的表現;
氣血虛弱的人,最明顯的就是臉色恍白或者萎黃,沒有那種潤澤感,頭髮稀少枯黃。尤其眼睛的變化更明顯,雙目無神,白眼球發黃,黑眼珠渾濁不堪,這些都是氣血虛弱的常見表現。
3、特殊部位的變化:對於判斷氣血虛實,有幾個特殊的部位可以參考:
1、指甲上的月牙:手指的月牙,也是氣血虛實的晴雨表。一般來說,指甲紅潤有光澤,指甲根部的月牙大概佔手指的三分之一左右,說明氣血比較充沛。如果指甲蒼白而脆,半月牙減小甚至消失,大多提示氣血不足。
2、牙齦:氣血充足的人,牙齦也是紅潤緊密的,牙齒縫很小。如果牙齦顏色變淡或者青紫,牙齦萎縮,有的齒根都露出來了,大多就是氣血虛弱的表現。
3、耳朵:氣血充足的人,耳朵較大,耳廓也比較柔軟多肉,耳垂長而且厚實。如果耳朵瘦薄而硬,甚至有點“焦黃”之態,大多是氣血虛弱之像。
上述三點,只要仔細觀察,基本能幫助我們準確地判斷氣血的虛實情況。那麼,如果氣血不足了,如何進行調理呢?
補益氣血,可以從“多吃兩物、少做三事”來做起:多吃兩物:
1、陳皮醋泡花生:花生補血廣為人知。因為花生性味甘平,能健脾生血,尤其花生紅衣不要去掉。用花生補益氣血,比較好的方式就是將花生洗乾淨後,用米醋、陳皮一起浸泡,三五天之後就可以吃了。每次只需吃20顆左右,堅持一段時間,氣血慢慢充沛起來。
2、紅棗萸肉黃精湯:這個湯味道稍微有點特別,就是甜中帶酸。紅棗和黃精,都是甘甜之品,萸肉又叫棗皮,性味酸溫,三者一起和雞肉燉湯,有很不錯的補益氣血之功。其中紅棗黃精之甘,萸肉之酸,又暗合中醫“酸甘化陰”之意,尤其適用於血虛為主的氣虛不足。
少做三事:
1、熬夜:熬夜傷肝,肝藏血。長期熬夜的人,最容易耗損營血。所以,養成規律充足的睡眠習慣,避免熬夜,是防止氣血虛弱最需要注意的;
2、勞累:《脾胃論.脾胃勝衰論》說:“勞倦則脾先病。脾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必然氣血生化不足。而“勞倦”指的就是過度勞累疲倦,休息不足的情況。就像一臺機器長期滿負荷運轉,必然磨損老化得快。所以,注意勞逸結合,合理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也是防止氣血不足需要注意的;
3、焦慮:現代人生活節奏較快,各種競爭非常激烈,心理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些壓力如果未能及時釋放,逐漸形成焦慮和抑鬱。焦慮抑鬱的情緒,對氣血的生化和輸布都是很不利的。中醫說“思慮傷脾”,脾虛則氣血弱。所以,保持心情舒暢,緩解內心的焦躁和抑鬱,及時釋放內心的壓力,能更好地避免氣血不足。
當然,氣血不足的人,同樣也有適合他們做的事。如下兩個“小動作”,有助於調理氣血,防止氣血虛弱:
1、常按三陰交:三陰交是足三陰經“脾經、肝經、腎經”的交匯處,位於內踝上三寸的地方。氣血虛弱的人,堅持每天早晚揉按3分鐘左右,有不錯的補益氣血之功。
方法很簡單,四指併攏,小指指尖對準內踝,食指指尖處就是三陰交。用食指中等力度揉按點壓該處即可,以自己覺得酸脹為度。
2、常做深呼吸:有的人會將信將疑,呼吸人人都會,深呼吸能補益氣血?其實,我們平常的呼吸,主要以淺呼吸為主,深呼吸只佔很小的部分。
常做深呼吸,能從外界獲得更多的清陽之氣,體內的廢氣排出也更徹底,還能鍛鍊增加肺活量。肺主一身之氣,也就起到養肺益肺的作用了。肺強大,氣血的輸布也就更流暢,對改善氣血虛弱是很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