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很多患者剛開始以為自己是痔瘡問題,礙於面子,一直沒去醫院檢查,其實是直腸息肉問題,平時一直把它當成痔瘡問題去治療,等發現問題嚴重了,追悔莫及。今天痔老師就帶大家瞭解下,如何判斷你患的是痔瘡還是直腸息肉。

內痔有著和直腸息肉的共同點是,有腫物脫出及便血。

內痔,是由直腸靜脈叢過度擴張形成的痔。

從外形上看,痔是比較柔軟靜脈團、表面光滑、無壓痛的黏膜隆起。

從臨床表現上看,初期常以無痛性便血為主要症狀,血液與大便不相混合,多在排便時出現手紙沾血、滴血或射血的情況,一般為顏色鮮紅的血。會出現大便秘結,內痔持續脫出時有分泌物溢位,會出現肛門墜脹感。

在不同分期出現的病情輕重也不同,可分為四期

一期內痔,痔核較小,不脫出,以便血為主。

二期內痔,痔核較大,大便時可脫出肛外,便後自行回納,便血或多或少。

三期內痔,痔核更大,大便時痔核脫出肛外,甚至行走、咳嗽、噴嚏、站立時也會脫出,不能自行回納,須用手推回,或平臥、熱敷後才能回納,便血不多或不出血。

四期內痔,痔核脫出,不能及時回納,嵌頓於外,因充血、水腫和血栓形成,以致腫痛、糜爛和壞死,即嵌頓性內痔。

治療方式:分為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法分五種

1、燻洗法: 以藥物加水沸騰,先燻後洗,或用毛巾蘸藥液趁熱溼敷患處,冷則更換。具有活血止痛、收斂消腫的作用。

2、外敷法:多用於將藥膏,藥粉直接敷於患處,具有消腫止痛、收斂止血、去腐生肌等作用。

3、塞藥法:將藥物製成栓,塞入肛內。具有消腫、止痛、止血的作用。

4、挑治法:適用於內痔出血。其機理是疏通經絡,調理氣血,促使腫消痛減。常用穴位有腎俞、大腸俞、長強、上髎、中髎、次髎、下髎等,一般挑治1次即可見效,必要時可隔10日再挑治1次。

5、貼肚臍法:該療法始於唐代,利用填臍、貼臍混合法,將藥粉填充進肚臍眼,以肚臍眼為中線,用貼膏直接貼緊肚臍。

痔多發於直腸部靜脈叢,臍部離肛腸部距離較近,臍下還有豐富的靜脈網,滲透性強,吸收能力好,且區域性凹陷,形成隱窩,有利於藥物較長時間存放。使其比其他給藥部位更易於藥物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其機理是透過透皮吸收、長效緩釋、使藥物能夠順利穿透面板,進入血液迴圈,迅速達到有效血藥濃度,能消炎抑菌、止血鎮痛的效果。本方法也是痔老師一直推薦的療法。

手術治療法應根據每個人的發病情況針對性制定手術計劃,在此不做過多的闡述。

直腸息肉,又稱為大腸息肉。起因主要是以飲食長期攝入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者。長期大量飲酒、吸菸,損害免疫功能使基因突變。大便中粗渣、異物等其他因素長期刺激腸黏膜。長期便秘產生腸內毒素或長期服用刺激性瀉藥刺激腸壁。直腸黏膜的長期慢性炎症刺激。還有遺傳因素等等。

從外形上看,如有脫出物,多為肉紅色,一般為單個,有長蒂頭圓,表現光滑,質地比痔核硬,可活動,容易出血。

從臨床表現上看,多數息肉起病隱匿,臨床上可無任何症狀。一些較大的息肉可引起腸道症狀,主要是突然出現週期性的便秘和腹瀉,大便頻數增加、排便量變細,變少。如有便血情況,則表現為便中帶有黏液或黏液血便,偶有腹痛。一些患者可有長期便血或貧血的情況。

治療方式多以手術為主,因直腸息肉的種類比較多,病理較為複雜,須具體查明其是否會引起癌變。所以多為手術治療為主。

結語:

痔瘡與直腸息肉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大便習慣的改變。也就是說突然出現週期性的便秘和腹瀉,大便頻數增加、排便量變細,變少的情況為主要以據。痔瘡雖會出現便秘,但是大便的習慣不會輕易改變。另外如果出現便血的情況,就要看便中是否含有黏液膿血混於大便中,如果有判斷為直腸息肉。如果只是便鮮血,且血與大便不混合就判斷為痔瘡。為安全起見,如果對症狀存在疑慮,應該去醫院接受正規的檢查,以防誤判。因為痔瘡問題拖著不會癌變,直腸息肉拖著有可能會產生癌變。

9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只是泡腳燙傷,卻要截掉兩根腳趾!糖尿病足,為什麼這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