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神經外科 教授 主任醫師 張黎

面肌痙攣指一側顏面部陣發性、不自主的肌肉痙攣,抽搐多從眼周開始,逐步向下擴大,波及口周和麵部表情肌,嚴重者可累及同側頸部,情緒緊張等可使症狀加重。面肌痙攣影響病人容貌,給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不便。常規保守治療無效或復發。顯微血管減壓術是目前已知唯一可治癒本病的方法。面肌痙攣的病因是顱內區域性異常血管壓迫面神經根。因此應用顯微血管減壓術墊開壓迫血管即可達到治療目的。

手術方法:採用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患側向上側臥位,取耳後橫切口或髮際內0.5cm與髮際平行的豎切口,長約3cm,手術切口長短取決於患者枕頸部的長短和粗細;開骨窗直徑1.5cm;硬膜切開後,手術顯微鏡下緩慢排放腦脊液,使用腦壓板應逐步牽開、深入,剪開神經根部和覆蓋在橋腦背外側表面的蛛網膜,更換前端2mm寬的窄腦壓板放置在小腦表面並牽開,探查面神經根進腦幹區(root enter zoon,REZ),仔細識別壓迫責任血管,採用銳性剝離方法將責任血管充分遊離後,將其推移離開REZ充分減壓,選擇合適大小和形狀的減壓墊棉置於責任血管與腦幹之間;完成減壓操作後術野徹底止血,充分沖洗,嚴密縫合硬膜,常規關顱。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的總有效率高達98%左右,少數病人術後復發,再次手術同樣有效。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一位美國神經外科醫生最早報告了採用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並獲得滿意治療結果。國家衛健委直屬中日友好醫院神經外科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始率先在國內開展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迄今已愈50000例,手術數量和質量均居國際領先地位,並率先將手術開顱骨窗縮小至鎖孔大小(直徑一般為1.5cm),真正做到了微創。隨著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技巧的進步和經驗的積累,手術療效進一步提高,併發症發生率下降,將會為更多的病人緩解痛苦。

圖1:面肌痙攣臨床表現

圖2:區域性剃髮範圍及微創小切口

圖3:術中所見,黃色箭頭所指為面神經,藍色箭頭所指為壓迫神經的血管

12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超聲刀、熱瑪吉到底該怎麼選?聽醫生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