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中國的國粹,記錄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同病疾作鬥爭的豐富經驗和理論知識,“中醫藥”尊為中醫的精髓,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類健康做出了卓越貢獻,他們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瑰麗文化代表之一。
早在幾千年前的遠古時代,我們祖先在日常飲食勞作與大自然的抗爭中就積累了一些用藥知識。人們發現食用了某些動、植物後具有減輕或消除病痛的功效,這就是認識中藥的起源。隨著人類的進化,開始有目的地尋找防治疾病的藥物和方法,所謂“神農嘗百草”和“藥食同源”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人們在烘火取暖時發現用獸皮、樹皮包上燒熱的石塊或沙土作區域性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漸形成了熱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勞作時發現身體某一部位受到刺傷後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從而創造了運用砭石、骨針治療的方法,並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為針刺療法,進而形成了經絡學說,初步形成了原始醫學。
縱覽中醫發展歷史,大致可分兩個時期:中醫理論體系形成和中醫理論體系發展與逐漸完善
中醫理論體系形成的標誌是四大經典《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難經》和《傷寒雜病論》的出現。
《神農本草經》:是中藥學理論的源頭,相傳為神農氏所作,它總結了漢以前人們的藥物知識,載藥365種,並記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氣五味等藥物學理論,對於合理處方、安全用藥、提高療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長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該書所載藥效大多是正確的,如麻黃治喘,黃連治痢,海藻治癭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是中國早期臨床用藥經驗的第一次系統總結,歷代被譽為中藥學經典著作。
關注我,每天一個養生小知識
《黃帝內經》:標誌著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相傳為黃帝所作,全面系統闡述了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療的原則與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預防醫學理觀念,確立了中醫學的思維模式,標誌著中醫從單純的臨床經驗積累發展到系統理論總結階段,形成了中醫藥理論體系框架,是中國現成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堪稱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
關注我,每天一個養生小知識
《難經》:相傳為扁鵲所作。春秋戰國時期,扁鵲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另本書採用問答方式,分別對人體的腑臟功能形態、診法脈象、經脈針法等諸多問題逐一進行了論述,成為中醫理論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第一次提出“奇經八脈”名稱,對後世傷寒學說和溫病學說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診斷學、鍼灸學的論述一直被後世醫學所遵循,在中醫學典籍中常與《黃帝內經》相提並論,被認為是最古典的醫籍之一。
關注我,每天一個養生小知識
《傷寒雜病論》:東漢末年張仲景著。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提出了外感熱病(包括瘟疫等傳染病)的診治原則和方法,論述了內傷雜病的病因、病證、診法、治療、預防等辨證規律和原則,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和方法體系,被中醫界稱為“醫聖”。
關注我,每天一個養生小知識
中醫理論體系發展與逐漸完善;上自晉、唐、宋、金、元,下迄明清的許多醫家,在《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著作的基礎上,在各自的臨床經驗和理論研究中,均從不同角度發展與完善中醫學理論體系。
宋代是中醫藥發展的鼎盛時期。政府對中醫教育比較重視,專設“太醫局”作為培養中醫人材的最高機構。教學方法也有很大改進,如鍼灸醫官王惟一曾設計鑄造銅人兩具,精細刻制了十二經脈和354個穴位作為鍼灸教學和考試醫師之用,作為最早的教學模型具有直觀具體、形象逼真的展示效果,是中國醫學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
明清時期,中醫藥也得到了較快發展,突出代表是醫家李時珍歷時27年之久寫成的《本草綱目》,收載藥物1892種,附方10000多個,對中國和世界藥物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這部史作自1593年起先後被翻譯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國文字,在世界廣泛傳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李時珍也被譽為“東方達爾文”。
關注我,每天一個養生小知識
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開啟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深入研究和科學總結中醫藥學對豐富世界醫學發展和推進生命科學研究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