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舌”與“舌象”的不同

中醫診舌時,為什麼強調是在觀察“舌象”?

談到“象”,就要對中醫觀察生命的角度,以及基於這個觀察角度所形成的身體觀有所了解。“象”與“形”,是重要的中國文化概念“體用”在醫學的實際應用。

簡單地說,“象”指身體的“用”,即能力的表現與狀態;

“形”指身體的“體”,即形體與結構。

在認知身體時,從哪個角度切入更合理呢?

與西醫從形體的解剖切入不同,中醫選擇了從能力的表現與狀態切入。

中醫也曾採用過解剖的方法來認識身體。現存最古老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靈樞》中,記載了有關人體解剖的內容,記載了“舌重十兩,長七寸,廣兩寸半”。但古人也認識到,對於認知活著的生命體,解剖的作用是有限的。

生命有活力,有表現,因此,古代的醫生髮明了通過感知生命現象,來測知生命體之優劣、盛衰的方法。這就是中醫診法不言診“形”,而稱診“象”的道理。

根據這一認知模式,產生了“以象測形”的中醫診斷學理論與技術。因此,用“舌象”一詞來表述舌診的物件,意在強調舌診所觀察的不僅是“舌”這一組織器官,而是把舌作為身體運化之狀態的一面鏡子。

通過觀察舌上不斷變化的“象”,來測知生命的根基——氣血、臟腑的狀況。

但是,象與形的聯絡並不是簡單、直接地擺在醫生面前的,需要在對生命現象和疾病表現進行大量、細緻、深入觀察的基礎上,才能被洞察,並提煉、昇華為知識。

比如在早期的中醫著作中,舌被定位為參與語言和進食的器官。

語言由心臟所主管,進食由脾臟所主管,所以建立了“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的藏象理論。

到了宋代,有關傷寒病(中醫病名,是以感受風寒邪氣為病因,以急性發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外感病)舌苔變化的記錄越來越多。

醫生把舌苔的顏色變化視為使用清熱下法的重要依據。

隨著對外感病中舌象觀察知識的積累,舌診發展為診斷外感病,特別是溫病的主要診法,之後,又進入了內傷病的診斷,並最終成為中醫觀察臟腑、氣血的獨特診法。

舌診的原理舌診的原理有兩個支撐點。

第一個支撐點,是中醫的生理認知——臟腑—經絡理論

中醫的生理認知是把身體分為五個“髒系統”,即心、肝、脾、肺、腎臟系統,每個系統都包含著以髒為核心的一系列組織器官。

比如,腎系統以腎臟為核心,還包括了膀胱、腰、膝、耳、骨骼、胞宮(女性)、睪丸(男性)等。所以,在排尿出現異常時,腰部也會感到不適;在腰痠,下肢無力時,往往同時伴有耳鳴。

這些不適感為什麼會同時出現?因為這些組織和部位同屬於腎系統。

再比如咳嗽是肺的問題,流涕是鼻子的問題。為什麼肺和鼻子的症狀會一起出現?因為它們同屬於肺系統。

那麼,是什麼把身體不同部位的器官連線成一個系統?是經絡。經絡有兩個重要的功能。

一是把髒系統中的各個組織器官連線成一個整體;

二是作為氣血執行的通路,為髒系統提供養分,以保證髒系統的正常運轉。

因此,古人在構建舌診理論時,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讓五臟的經絡都與舌建立起聯絡。

《內經》時代已建立了舌與心、脾的經絡聯絡。明代時提出,還需要建立舌與肺、肝、腎的經絡聯絡。這項工作花費了逾百年的時間,因為需要發現新的事實,才能補充新的知識點。至清代,五臟的經絡都與舌建立了聯絡,以此為基礎,進一步確立了舌的五臟分部。舌尖部對應著心、肺、小腸、膀胱;舌中部對應著脾、胃;舌的兩側對應著肝、膽,舌的根部對應著腎、大腸。

舌的臟腑分部理論是舌診的基本原理之一。

第二個支撐點,是中醫的病理認知——病因—病機理論

中醫對疾病認知的關鍵詞有表、裡、寒、熱、虛、實、風、溼、燥、火、痰、瘀血等。

古人通過當時所獲得的病因—病機認知,來觀察與總結患病時舌象的特徵。結果,大多數已知的病因—病機都在舌上有著相吻合的表現,比如病因—病機屬寒時,已知面板會出現青黑、紫暗的現象,此時,舌色也表現為青黑、紫暗。

當病因—病機為熱時,已知面色、面板會紅赤、腫脹,此時,舌也表現為舌色紅赤、舌形腫脹。

體內有水溼停留時,已知肌膚會水腫,此時舌體也會胖大,舌苔表現出水滑等。

古人對舌象進行觀察後,證明舌象能夠反映中醫的各種病因—病機,並且特異性高。

在複雜疾病和危重疾病的診斷中,舌診往往可以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黑枸杞的功效是什麼?到底如何挑選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