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什麼是白內障手術及視網膜脫離

白內障手術(特指目前主流的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是眼科最常見的內眼手術,大多數人也會認為它只是一個眼科小手術,似乎很簡單。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大概要完成400~500萬例白內障手術,全世界每年大概要完成1000萬例以上的白內障手術。

只要活得夠長,人人都會得白內障

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是目前主流的白內障手術方式

視網膜是眼睛感受光刺激的最重要組織。作為白內障手術以後最嚴重併發症之一的視網膜脫離(retinal detachment,RD),一旦發生後便可引起視力急劇下降並最終導致視力喪失。事實上也是這樣,大多數人只要一聽到視網膜脫離,就會感覺天都塌下來啦,似乎又是一個談虎色變的眼睛疾病。但是白內障手術以後的視網膜脫離到底跟白內障手術有沒有關係、有多少關係,不管在業內外都是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話題,我用近20以來的國內外研究資料來告訴你真相吧。

談虎色變的視網膜脫離

目前白內障手術與視網膜脫離大資料研究現狀

首先,由於要回答這樣的問題需要涉及到大樣本、長時間的觀察才能說明問題。我們來分析包括我團隊在內的17個國內外最新研究結果。這些研究樣本量最小1793白內障手術眼(下同),最大的為2,680,167眼。在6000眼以下的有1個研究(1793),在6,000~10,000眼之間的有7個研究(分別為6521、6352、9398[不同時間三次發表] 、9388、9184),在10,000~100,000眼之間的有6個研究(分別為11,098、12,222、13,625[李文生團隊資料]、18,065、24,846、61,907),在100,000~3,000,000眼之間的有3個研究(分別為180,114、202,226、2,680,167),這些樣本量加起來有3,225,296眼。同樣,這些研究觀察時間最短為6周,最長為10年。觀察時間在6個月以下的有3個研究(對應樣本量91,070眼),6~12個月的有4個研究(對應樣本量416,584眼),12~24個月的有4個研究(對應樣本量41,766眼),48~120個月的有4個研究(對應樣本量26,931眼),所以有明確觀察時間的樣本量為576,357眼,也就是在3,225,296眼中的26,48,939眼是沒有明確觀察時間的。同時,在3,225,296眼中有3,178,530眼有對應的視網膜脫離眼數為12,378眼(研究中有18,582眼對應的視網膜脫離眼數缺失),因此我們可以得出在不考慮觀察時間長短的情況下,總的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為0.39%。

因此需要說明的是,因為樣本量小於1000眼和觀察時間短於12個月的資料說服力有限(不納入),但是擴大樣本量和延長觀察時間又會損失一些資料,所以下面所有的資料都不是一個百分之百準確的資料,但肯定是一個有說服力的證據,可以說相當於是一個真實世界的研究結果。

白內障手術以後發生視網膜脫離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其次,我們來看一下白內障手術以後發生視網膜脫離的危險因素有哪些?根據國內外研究結果,白內障手術以後發生視網膜脫離的危險因素有:手術中併發症、手術醫生的技術水平、手術以後是否需要打後囊膜鐳射、病人是否有高度近視眼、白內障手術眼是否做過視網膜脫離手術、視網膜脫離手術對另眼視網膜脫離的影響、是否有外傷、性別、年齡、系統性疾病以及種族等等都有關係。

正常人是否會發生視網膜脫離?

很顯然,要回答上面的問題,我們首先要清楚正常人不做白內障手術的時候,是否會發生視網膜脫離,如果會發生的話,其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是多少。根據我們團隊和國外研究,正常人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為1~2/萬,正常人黃斑裂孔發生率為14/萬,正常人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為0.027~1.45/萬。請大家特別注意一下,正常人中有一類特殊的群體就是高度近視眼,其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為正常人的10倍,所以其發生率為10~20/萬。

正常人(包括高度近視眼)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又是多少?

我們搞清楚了正常人不做白內障手術時的視網膜脫離發生率以後,就可以探討這些人做了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又是多少。同樣根據我們團隊和國外研究,正常人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為23~38/萬(比正常人自然發生率1~2/萬高);正常人白內障手術以後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為7.3/萬(比正常人自然發生率1.45/萬高)。很自豪,這是我團隊回顧了10年時間裡13,625眼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發生情況而得到的結論,同時也是在國際上首次拿到了正常人白內障手術以後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為7.3/萬。就如我上面提到的高度近視眼,其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為正常人的10倍,所以其發生率為10~20/萬。所以我們非常關注的高度近視眼做了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又會是多少呢?同樣根據我們團隊的研究,高度近視眼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為65/萬(比高度近視眼自然發生率15~20/萬高);高度近視眼白內障手術以後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為37/萬(比正常人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MHRD)發生率1.45高)。同樣這兩個資料也是我們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報道,到目前為止,沒有查到其他相關資料報告。上述相關結果發表在美國Ophthalmology雜誌以及中華醫學雜誌等權威國內外刊物上。該研究不僅是國內外高度近視眼白內障手術以後觀察時間最長、樣本量最大的真實世界研究,同時也是在國際上首次闡明瞭正常人白內障手術以後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高度近視眼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以及高度近視眼白內障手術以後黃斑裂孔性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情況,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白內障手術方式對視網膜脫離的影響

上面的白內障手術方式都是超聲乳化的手術方式,目前越來越多的眼科醫生採用目前最先進的飛秒白內障手術方式,那麼大家可以猜一猜如果採用這種最先進的白內障手術方式,其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是增加還是減少呢?新加坡的學者研究證明飛秒白內障手術以後的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為10/萬(比正常人自然發生率1~2/萬高,但是比做常規的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以後的視網膜脫離發生率23~38/萬低)。

白內障手術併發症及視網膜脫離的其他影響因素

除了以上這些重要結論以外,關於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和視網膜脫離之間的關係,我們還需要知道以下這些有趣的內容:

第二、在白內障囊外摘除時代,多數研究認為手術以後打後囊膜YAG鐳射會增加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特別是在高度近視的情況下,但是到了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時代,沒有大樣本研究發現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以後打後囊膜YAG鐳射會增加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

第三、白內障手術眼若做過視網膜脫離手術,其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是增加的;一眼視網膜脫離手術以後對側眼發生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也是增加的。

第四、男性和女性視網膜脫離發生率之比為:1.5:1~2:1,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男性比女性高1.72~3.39倍。

第五、60歲以下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是年齡大於80歲患者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的40倍。

第六、高血壓對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沒有影響,但是糖尿病會增加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

第七、從人種上看,高加索人視網膜脫離發生率最高,亞洲人居中,非洲人最低。

第八、在總人口中,右眼視網膜脫離發生的風險高於左眼。

重要結論及建議

總之,不管是正常人還是高度近視眼,也不管是採用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還是採用飛秒鐳射白內障手術,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都不到1%,因此可以說白內障手術是一種非常安全的手術;飛秒鐳射白內障手術的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比超聲乳化白內障手術以後的視網膜脫離發生率低,可能是飛秒鐳射白內障手術尚未被認識的一個優勢。

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大樣本(超過1000眼)、長時間(超過1年以上)的研究資料表明,不管採用什麼樣的白內障手術方式,一個成功(無併發症)的白內障手術會增加視網膜脫離的發生率。因此,可以說一個成功的白內障手術可能不會增加發生視網膜脫離的可能性。但是在白內障手術中後囊膜破裂的情況下,視網膜脫離的發生機率會增加。特別是對高度近視眼,不管是否做不做白內障手術,視網膜脫離的發生機率都是增加的。所以一個高度近視眼做了成功的白內障手術以後還發生了視網膜脫離,都是高度近視眼視網膜本身變性惹的禍,而不是由手術醫生引起的。對患者來說,為了儘可能地降低白內障手術以後視網膜脫離發生的可能性,需要找到一個高水平、併發症少的白內障手術專家給自己做手術!不過大家別擔心,不管什麼原因引起的視網膜脫離,只要及時就診及手術,總的來說視網膜脫離還是有95%以上覆明的機率

參考文獻(略)

13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闢謠啦!促排不會額外耗損卵子“庫存”和致卵巢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