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聯合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成功開發出一款頭部專用床旁MRI系統的原型機。
▲ 產品效果圖
這套系統場強為0.05T,總重量小於500kg,使用220V/50Hz標準電源供電。該裝置能夠直接放置在重症監護病房、普通病房及手術室內,作為腦部疾病特別是腦卒中的診斷及監護裝置,實現床旁成像檢查。
相關成果已經發表於2020年10月的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雜誌,並作為封面文章推薦。
這款低場強床旁MRI原型機採用永磁體技術,開發人員對承重、移動結構進行了最佳化設計,並將附屬的電子裝置高度整合化,使裝置變得輕便易行,僅由一名成年人即可進行推、拉移動。其影象解析度達到1.5mm×2mm,可應用於各種臨床場景。
左:解析度展示;右:健康人顱腦成像
這款原型機已經在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開展了單中心初步臨床成像試驗。試驗過程中,對腦部疾病患者特別早期出血性與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了成像資料採集,獲取了有效的T1加權、T2加權和PD加權的腦部影象,單序列成像時間僅需3分10秒,快於國外同類型產品,診斷的準確性與敏感性均達到100%。
a-b)左額葉動靜脈畸形出血急性期T1加權成像圖;c-d)左側基底節區與顳葉急性缺血性卒中T2加權成像圖
目前該研究團隊正在開發更加輕便的第二代移動式MRI,專案已獲倫理批件,即將在國內三家醫院開展多中心臨床試驗,全面驗證其有效性與安全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