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改變及社會老齡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高血脂的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高脂血症與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由於體內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和胰島素效應降低引起糖類、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徵為高血糖及高尿糖。本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前者佔絕大多數,原因不明。

高脂血症、高血壓與高血糖被稱為“三高”,是威脅糖尿病患者健康與生命的主要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常合併有高血壓、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超重等病症。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險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三者密切相關,高脂血症可加重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除治療高血糖外,還需要調節血脂,這是減少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和致殘率的關鍵。

高脂血症與脂肪肝

高脂血症與脂肪肝有很多相同的病因,所以往往同時存在,或高脂血症在先,脂肪肝在後。在正常情況下,肝臟中的脂類物質佔肝臟溼重的4% ~7%,其中三醯甘油約佔一半,當肝臟中的三醯甘油過度堆積時就稱之為脂肪肝。輕者肝內脂肪(即三醯甘油)約佔肝臟溼重的10%,重者可佔50%以上。

多數患者並沒有明顯症狀,只是在體檢時被發現。部分患者可有全身無力、腹脹、食慾不振、肝區悶痛不適等症狀。體格檢查時可發現肝臟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邊緣鈍,表面光滑,可有輕度觸痛,沒有蜘蛛痣、肝掌和黃痘。多數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增高,積極防治脂肪肝,對防止慢性肝病發展和改善預後十分重要。

治療手段包括祛除病因、改善生活方式、調節飲食結構、降低血脂。

高脂血症與腎病綜合徵

大量的觀察證明,腎病綜合徵患者的血脂有異常變化,例如血漿中的三醯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有升高;測定尿中脂質,發現有利於人體的載脂蛋白從尿中丟失。血脂或稱血漿中的脂質,主要指膽固醇和三醯甘油等物質,這些血脂成分需要與一種特殊的球蛋白結合,才能在血漿中運轉,這種特殊的蛋白質,被稱為載脂蛋白。脂質與載脂蛋白組成了血漿脂蛋白,血漿脂蛋白又有多種分類。其中,高密度脂蛋白可以把脂質轉運至肝臟,通過肝臟代謝把它們分解掉,以避免血中脂質過高以致增加它們在血管壁沉積的機會,對人體有保護作用;而低密度脂蛋白則會促進脂質在血管沉積,對人體有不利影響。

你需要監測血脂嗎

沒有症狀不等於血脂不高,因此對特定人群進行定期的血脂檢測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高脂血症的發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輕度高脂血症通常沒有任何不適感覺,高脂血重症才可能會導致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並出現相應症狀,如頭暈目眩、頭痛、胸悶、氣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喝斜、不能說話、肢體麻木等。

為了及時發現和檢查出血脂異常,建議20歲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一次空腹血脂。對於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壓人群,應每3~6個月測定一次血脂。血脂檢查的重點物件為:

(1) 已有冠心病、腦血管病或周圍動脈粥樣硬化症者。

(2)有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菸者。

(3)有冠心病或動脈粥樣硬化病家族史者。

(4)有黃色瘤或黃疣者。

(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病史者。

以下可以考慮作為接受血脂檢查的物件:

(1) 40歲以上男性。

(2)絕經期後女性。

關於複查:如首次檢測發現異常則只複查禁食12~14小時血脂水平,2 周內血清膽固醇水平可有士10%的變異,實驗室變異容許在3%以內。嚴格地說,在判斷是否存在高脂血症或決定防治措施之前,至少已經做過2次檢查。

擾亂血脂檢測結果的因素

飲食因素:飲食因素是影響血脂最主要的因素。血脂檢查要求空腹12小時後進行。一般晚餐後,除飲水外不要進食其他食物,次日早上空腹在醫院採血。另外,採血前後4天避免食用過量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糖食物,一般清淡飲食,不要飲酒、茶、可樂、咖啡等,這樣測定的結果才能準確地反映血脂水平。

生理因素:激烈運動、 劇烈情緒波動及女性經期、妊娠期等生理狀況均可影響血脂檢測結果,檢測血脂時應避免此類因素。

病理因素:近期內發生過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和重大創傷等導致機體處於應激狀態,均可使血脂水平發生波動,這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決定血脂測定時間。

藥物因素:大劑量氫氯噻嗪可升高血總膽固醇和三醯甘油;普蔡洛爾β受體阻滯劑服用超過3個月,可使血液三醯甘油升高,超過1年還可使血液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苯妥英鈉服用3~6個月可使血液總膽固醇增高;氯丙嗪服用9周後,可使血三醯甘油及總膽固醇升高;長期口服避孕藥可引起三醯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血脂高了怎麼辦?開水裡加點,有助於降脂

高脂血症的控制或治療的重點,不在於藥物的使用,而在於如何阻斷高脂血症的形成。使用藥物治療高脂血症有一定的規範,專家建議先補充黃花草油酸類的降脂物與改變生活方式進行3-6月的治療。

每天都要多飲水,因為水分可以調節身體裡的血液濃度,讓血脂的水平有所下降,開水裡加點黃花草油酸,有助於降脂,主要為兩點。

第一點:促進膽固醇降解、轉為膽汁酸,從而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水平。

第二點: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血清LDL-C及TG降解,從而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除此與植物甾醇相結合具有雙向調節免疫力,雙重降低血脂的作用。

生活方式包括:飲食控制、戒酒、戒菸和運動與減肥。之後再複查,仍舊未改善,才會考慮使用降血脂藥物。而且,目前知道的降血脂藥物或多或少對肝功能都有影響,因此需要充分考慮其副作用。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自助餐還是要這麼吃才能回本,別再被店家給欺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