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臘八節喝一碗臘八粥,原本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可誰曾想,家住餘杭瓶窯的85歲黃奶奶(化名)卻因為一碗臘八粥喝出了毛病,差點釀成大禍。

“囫圇吞棗”引發“腸穿孔”

臘八粥甜甜糯糯,料也很多。黃奶奶最喜歡裡面的紅棗,喝幾碗都不嫌多。

這天傍晚,下班後的孫女一進家門,就發現黃奶奶捂著腹部喊肚子疼,疼得直不起腰。這突如其來的事故將孫女嚇得不輕,急忙撥打120急救電話。很快,黃奶奶就被120急救車送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室,擬以“急腹症”收治入院,並立即進行CT檢查。

腹部CT檢查結果很快出來了。奇怪的是,黃奶奶的乙狀結腸顯示有一枚梭形異物,且已合併穿孔,導致瀰漫性腹膜炎和感染性休克。急診科即刻聯絡胃腸肛外科會診。

“這枚異物的形狀很類似棗核啊!”聯絡胃腸肛外科餘盼攀副主任醫師突然發現。

事不宜遲。找出病因後,餘盼攀和鄭斯鑫醫師當晚就給黃奶奶安排了急診手術。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們發現患者的乙狀結腸處有個直徑約0.5cm的穿孔,穿孔處可見一枚尖尖的棗核露在腸壁外,腹腔內較多的糞性滲液,為黃奶奶做了腹腔沖洗引流+乙狀結腸造口術。

幸運的是,手術很成功。

老年人是高危人群,節前年後相對高發

看著手術取出來的大棗核,黃奶奶才想起,入院前兩三天剛好是臘八節,黃奶奶煮粥時未將棗核去除。再加上本身牙口不好,喝粥的時候一時疏忽大意,誤吞了棗核。“那之後莫名其妙地一直腹部疼痛,時好時壞。”

小小棗核,怎麼會危及生命?主刀醫生餘盼攀解釋,“通常來說,棗核誤進入胃腸道以後,多數會順著腸道一路向下,最後被排出體外。但黃奶奶的情況比較特殊,這顆棗核在消化道內‘不走尋常路’,一路遊走到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處,然後一頭扎進了腸壁“安營紮寨”。棗核尖慢慢刺破腸壁,細菌和毒素流進肚子裡,所以引發了感染,差點危及生命。”

據瞭解,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胃腸肛外科副主任單毓強表示,因為誤吞棗核、雞骨等異物到胃腸道而被卡住穿孔,最後不得不手術治療的病例每年都會遇到好多例,端午節、春節前後相對高發。

這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因為老年人通常口腔感覺比較遲鈍,牙齒也不好,吃東西咀嚼不夠充分,特別容易誤吞異物。有些異物稜角鋒利,一旦誤吞,很容易嵌在食道、胃、腸道的狹窄處,嚴重的甚至還可能威脅生命。

細嚼慢嚥是防止異物傷害的最好方法

新年即將到來,餘盼攀醫生提醒,大家在聚餐吃飯時,儘量不要大聲說笑,特別是老年人和幼兒,吃帶骨頭、帶核的食物時應格外小心,做到細嚼慢嚥,這樣不僅可以避免誤食異物,而且可以充分吸收營養、保護腸胃、促進消化等。

“一旦誤吞了異物,尤其是稜角尖銳的異物,千萬別用土辦法,比如進食饅頭、飯糰等,應該立即前往醫院就診,並且越早越好,這樣異物更容易取出,併發症的發生率也就越低。”

稽核:於洋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飛按倪海廈針灸筆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