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針者,善導引也。中醫所有穴道的名稱,都有它的意義,是在告訴我們導引之法,如同從高山、丘陵,將水一路導引到山溝、深谷。所以穴道有的以山為名,如承山,有的以陵為名,如陽陵、陰陵,有的以溝為名,如支溝、水溝,有的以谷為名,如陷谷、陽穀。比如水溝就是急救的大穴,當病人陽亢一上來昏迷了,水溝一下針,就會將上亢之氣導到深谷。
2.照海穴治療婦女逆經:因為照海管陰蹺,陰蹺脈的氣血是往上走的,任脈管經血。所以正常女人,月經來時,任脈的氣血往上,心臟會逆向把乳水導下來;可當陰蹺脈有問題時,會把月經推回來,沒有排出來,再從子官進入蹺脈,陰蹺循行到嘴巴鼻子,月經從鼻子跑出來叫逆經,變成每月固定流鼻血,就用照海穴。目前西醫仍沒有辦法治逆經。
3.太溪穴正直上二寸的距離是復溜,是常用穴道,腎經母穴,能夠治療虛症。下針時要順經,下針部位在復溜下五分的地方,對它下針去隨它。針下去已經是補,是小補,再去轉針就是大補,再拔一點出來,就是大大補;復溜下針時,常常會被麻或電一下。
4.練功的人,可觀想關元和命門之間有一條線,吸氣時,想像這條線就沉到會陰的地方,吐氣時想像這條線向上升,升到頂的時候,再吐最後一口氣,將穀道(即肛門)提,將這條線頂上一下,將最後一口氣逼出來,這才是功夫。平常小便,男女都是,也不要隨時跑去小便,要等到差不多很飽滿時再去,小便時要想盡辦法大力地排出來,甚至可以發出聲音來,每天如此,養成習慣時,每天都在運動下焦,這條線練久了,就會長命百歲。
5.膕中與手肘,手腕與腳腕的對稱治療法:正常情況下,取對側的同個穴位,當對側身體部位同個穴位缺失時(無手臂或無腿),用對稱治療法。
·如果痛在委中,如對側無腿,委中剛好在彎曲的地方,所以找委中對側手肘彎處的尺澤或曲澤都可。
·如果膕內側痛,可扎對側手肘彎內側少海;
·膕中外側痛,可扎對側手肘彎外側的曲池;
·手肘被撞到,可扎對側腳上解溪;
·手腕太淵處痛,可扎對側腳腕太溪。
合谷與太沖的對稱治療:合谷痛扎對側太沖;太沖痛扎對側合谷;兩邊都痛扎兩邊對側。對稱治療時,無謂虛實,虛實寒熱均不考慮。
飛按:巔頂痛下會陰,會陰痛覓巔頂,此亦為對稱療法,《針灸大成》言百會能救溺亡,刺百會屎尿出則活。故針灸貴在靈活,視一病,而多種取效法瞭然於胸,方可臨陣不懼。具體可分近、遠、對側、對稱、大交叉五法,近為區域性取;遠為遠端取;對側左右取;對稱上下取;大交叉則為視左手想右腳,觀左腳而想右手是也。
6.內關穴既可以止吐,也可以催吐。暈車嘔吐、懷孕嘔吐,不想吐,壓內關,同時心裡專心告訴自己的心:不要吐!不要吐!因為內關是心包,若心裡是告訴自己想吐則會吐出來。一般下內關配合公孫做,因為公孫主衝脈,跟著腎經上來直接衝到胃,所以下公孫以後,再下內關可治胃心胸。即胃方面、心胸方面如長年氣喘、心慌奔豚,公孫內關都可用。
內關穴管奇經八脈的陰維脈。下公孫管衝脈,再下內關管陰維脈。維就是肋骨裡面叫陰維,圍一圈;肋骨外面叫陽維。所以陰維維在內臟上面,是內關穴在管,心口痛在肋骨裡面,扎內關;陽維維在經絡、骨頭上面,心口痛在助骨外面是陽維,可刺外關(飛按:晚刺一老婦,右脅外彎腰後疼痛,辨屬氣竄,病在陽維,刺合谷、外關透內關,立愈)。當陰陽分離,不能維繫時,可用外關透內關開啟陰陽脈生死橋,讓陰陽交合在一起。如果病人胸痛講不清究竟是陰維痛還是陽維痛,就用外關透內關。
內關穴是心包的絡穴,絡穴跟原穴一樣,無謂虛實補瀉,虛實都可治療。又內關是大穴!幾乎任何的胃病、心臟病、氣喘通通都可用。當有人喘得很厲害,急症,病人一來,公孫、內關先下去,喘就去大半;心臟痛,痛得厲害,來時,公孫內關下去就減輕;胃痛得很厲害,針下去胃痛就去了。若知道他是胃痛,公孫、內關紮下去後,再扎足三里、中脘,一路下去。
7.心包經跟心經一樣,只有九個穴道。中醫的觀念,心臟是君主之官,心臟本身不受病,若懷孕時被傷到後果會很嚴重,如果讓太太心情很好,就算平常吵架,至少在生小孩時多陪她,在前兩週保持很好的話,胎兒的心臟就不受病,到脾臟就不會受病了,所以西醫看到小孩生出來是先天性心臟病,什麼叫先天,這段時間就是先天,所以這段時間非常重要。
中醫認為心臟有問題是包膜產生的問題而引起心臟病,這是基本的觀念。為什麼心臟象火,因為它本身不是火,是心臟跳動產生熱,夏至到冬至,心包經屬火,冬至到來年的夏至,心包經屬水。夏天因為身體很熱,外面也很熱,所以這個時候會過熱,人哈哈喘氣,心臟的火會把熱發散掉,所以夏天我們會流汗。冬天的時候很冷,要把熱內斂在身體中間,所以屬性會相水。所以,在針心包經跟三焦經時要注意,要看夏至到冬至,屬性是火,心包經的木穴跟三焦經的木穴是它的母穴;過了冬天以後,屬性是水,金穴是它母穴,木穴是它的子穴,半年會換一次。
心包在中間,冬天汗流不多,心熱會往下走,而進入小腸。小腸的熱會很強,所以冬天小便多,夏天流汗多,小便和汗是同源的。如果每天晚上七點到九點這段時間心臟不舒服,(飛按:在此附楊繼洲《針灸大成·卷五》十二經納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醜肝通)這是按時間發的,就叫做時症。此外,心臟也是非常容易受到驚嚇的。心主汗,所以心臟功能恢復的話,病人會發汗。不管是中風、中髒,心臟有問題,舌強不能語,發一點點汗,效果就出來了。沒有出汗,就是還沒恢復,就要再治,這是基本常識。
8.勞宮:手輕握拳,中指無名指尖所到的地方。在第四個指掌骨和第三指掌骨的中間,在手掌的正中間。兒科手的推拿,讓小孩退燒,都是以勞宮為基準。因手掌心汗多,所以不灸,只下針或推拿。
9.大陵下針方法:像神門一樣,對手掌方向下針,神門對著少府,大陵對勞宮方向。如果臨床病人左腳跟痛,就下對側大陵(手掌彎起來形象像腳後跟)。如要下得更精準,在手掌靠大陵處找壓痛點,當有壓痛點時,大陵穴不動,從大陵對痛的地方下針,沒有固定的穴位。
10.肺屬金,肺管氣,所以同理金屬的針可導氣(飛按:金針賦言五行兼備)。下針後,需等氣到,再做補瀉。氣到的現象:下針的地方,有一圈紅暈色表示氣到。氣到後,針會很沉,有被吸入的感覺。病人會有酸、麻、脹的感覺(飛按:痠麻脹或如觸電,皆為氣至之徵,欲針至病除,則首必定一經,次取是穴,而後令其得氣。得氣為取效之關,定經是愈疾之鍵)。下針後如果是青色,表示血管被扎到;如果扎腫引起很大的包,醫生用自己的手掌,輕輕按著病人的包,因陽氣在手上面,陽氣一行,血就跟著行,大概六呼,包就慢慢就平下來。
11.透針是一針透兩穴,氣血迴圈力量很強。金屬的針屬金,肺金,針灸完全是在行氣。如陰陵泉、陽陵泉上各下一針與陽陵泉透陰陵泉效果完全不一樣!如膝蓋處下五針,尾椎還痛,第二次在其他穴都不下針的情況下,用陽陵泉透陰陵泉效果好,方法:在三角形區域找穴進針,要進得深才有效。原因是要在陰、陽經之間搭個橋。再如太陽透率谷,本來膽經彎來彎去,太曲折,氣走得太慢,太陽透率谷會人造一個捷徑,氣血迴圈馬上就回來,痛就去掉,當場見效。再如壯熱時,陰陽氣分離,用生死橋外送透內關,就好像洗澡時將塞子拿掉,水就流走了,就通暢了,熱整個就降下去,陰就下來,燒就退掉。透針的目的就是找捷徑。(飛按:透針力強,故元氣大敗、大汗、房後、酒後皆不用。然醉酒亦可耳尖放血,是為一醒酒法)。
12.屍厥放血:屍厥就是昏迷,十宣放血,急救速度要快,直接把手一抓(不要一個一個的扎),十個指尖一次放完。心下滿時會脹滿悶倒,血一放出來,脹滿馬上就沒了,病人就會醒過來,效果很好。
13.小腿沿著脛骨,在內踝上三寸的地方是三陰交,在骨頭的後面5分下針。女人月經痛,針三陰交,立竿見影。一般腹部實證有兩種,一種是積塊,一種是瘀血。腹診可以查到,如果有瘀血時,從關元穴外開二寸、四寸的地方,在骨頭旁,會找到壓痛點,人體的左側主血,右邊主氣。
所以如果是子宮、腹腔有瘀血時,一般我們在腹部的左邊有壓痛點。腹部的正中央有痛,大部分的都是有瘀塊,腫瘤。同樣的,不管是瘀血、腫瘤,在三陰交都會有壓痛點。治好後檢查,壓三陰交不痛就是治好了。
合谷是氣穴,是大腸經的原穴,因大腸跟肺表裡,所以氣表現在合谷上面。氣愈足,合谷穴越高,病人久病的時候,合谷肉都沒了,凹進去了,只看到骨頭,如中風的人肉都沒了,氣就沒了,所以合谷很重要,可以看到氣的興衰(飛按:診脈時,可作觀另一手)。
而三陰交主血,脾主少腹。所以一個正常的孕婦有兩種,血旺氣衰或者氣旺血衰。因為懷孕的時候,嬰兒都是靠血在滋養,所以我們要讓孕婦血旺氣衰,小孩子會長的好。如果孕婦平時是血旺氣衰,但在懷孕的時候生氣啊,婆媳不和,變成氣旺血衰,就會落胎,這是情志上的反應。
簡單的觀念有了以後,合谷是氣穴,合谷是氣,三陰交是血。我們如果補三陰交、瀉合谷,氣弱血旺,就可以安胎。如果說是補合谷,一補的話,就氣旺,瀉三陰交呢,就會血衰,所以合谷、三陰交,對孕婦來說是禁針的。所以腹部的針不要扎以外,合谷、三陰交也不要扎,因為怕補瀉搞錯,以後下藥,藥也有氣藥跟血藥,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