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黃帝內經》:"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上工治未病……見肝之病,知肝傳未脾,當先實脾……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即使在今天,中醫"治未病"的思想也可謂有先見之明。然而許多病人只要生病就把自己完全交給了醫生,醫生又把病人完全交給了藥物,卻不知道,他們之所以疾病遷延,久治不愈,正是由於長期服用藥物,機體已經形成了抗藥性。如果某一種藥物不好使了,就換成其他的新藥,病人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惡性迴圈之中。相對於這樣的人來說,早期小毛病的時候善於運用身體穴位自我調養的病人,則康復得更快,不僅能省去一大筆醫療費,更是在遠期效果上對身體的真正負責。
穴位按摩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的保健按摩;以經絡穴位按摩為主,其手法滲透力強,可以放鬆肌肉、解除疲勞、調節人體機能,具有提高人體免疫能力、疏通經絡、平衡陰陽、延年益壽之功效。人體的穴位有409個,每個穴位有它獨特的功能,生活上常出現的頭痛、牙痛、肩部疼痛、腰椎痠痛等,都可以通過按摩穴位進行緩解。
1、感冒、發燒——大椎穴
【位置】挺直身體、頸部向前傾,在頸根處有塊隆起的骨,在此隆起骨中,最接近頸部上面的骨稱為第7頸椎、其下降之骨(第一胸椎)間凹窪的中心,即是稱為“大椎”的穴位。約與肩平齊。(注:頭低下然後最高的那就是第七頸椎的棘突,然後你就憑著手指的觸覺,往下一點突起的就是第一胸椎了 )
【防治感冒】淋浴時也可用水柱衝擊大椎處,水溫需要高一些,以能忍受、不燙傷區域性面板為度。
【操作】強力按壓此穴位,能幫助退燒、快速緩解感冒的各種症狀。先左手後右手,四指併攏放於頸項部,反覆斜擦大椎穴30~50次,若擦後局部發熱,則效果最佳。
2、解宿醉——摩擦足背太沖穴
【位置】在足背有“太沖穴”,對於宿醉有極佳效果。“太沖穴”位於腳中指拇趾與腳板中央之處。
【操作】其方法為站立著,用一隻腳踏另一隻腳背之中腹,如此交替的做即可。宿醉後的第二天早上會頭痛,但不用但心,只需持續做此足背摩擦運動三分鐘後,頭腦就會非常清醒。
如果按壓太沖穴時感到異樣的疼痛,就說明你的身體出現了問題。不管有沒有疼痛感,經常按摩,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疏肝理氣等保健作用。按揉時力度控制在略微感到疼痛即可,切忌用力過大造成皮下淤血。
每次按壓的時間持續4~5分鐘就可以了,按摩結束後喝適量的水有助於加速體內的代謝。
3、消除失眠症——摩擦湧泉
【位置】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當你用力彎曲腳趾時,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就是湧泉穴)
【操作】用手摩擦腳也可以。但是使用腳心相互摩擦,能同時刺激雙腳之“湧泉穴”是比較合理的。如此反覆做三十六回,不久心情自然就會穩定下來而能入睡。
推搓湧泉穴能防治各種疾病,尤其是老年性的哮喘、腰腿痠軟、便祕等病效果較明顯。
4、高血壓——“高血壓點”
【位置】在腳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橫紋。在其中央是稱為“高血壓點”的穴位。
【操作】慢慢的吐氣,用兩手的大拇指強力按壓此處6秒鐘。在兩腳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請做10次。每月不間斷的做此指壓法一年,無論多高的血壓,亦可有很顯著的療效。
造成血壓高的原因有很多種,但還是以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量、疲勞、緊張過度、喝酒、抽菸過量、寒冷、暴飲暴食、食用過多的鹽分、便祕為主要原因。但是,在初期幾乎無自覺的症狀。因此有不少人大概連自己有高血壓也不知道,故一到40歲,首先得重新考慮每日的飲食生活,做根本的必要改善。若非有強烈的意志力,是很難治癒的。
5、低血壓——百會穴
【位置】定位此穴道時要讓患者採用正坐的姿勢,百會穴位於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可以通過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來簡易取此穴。(或以兩眉頭中間向上一橫指起,直到後髮際正中點。)
【操作】指揉法:在感到頭重、頭昏腦脹時,稍微強力的指壓。“百會”在頭的最上部之中心,將兩手的中指置於其上,緩緩吐氣,強力按壓6秒鐘,如此反覆5次,血液迴圈會變為良好。叩擊法
叩擊法:用右空心掌輕輕叩擊百會穴,每次10下,可以保持心情舒暢,解除煩惱,消除思想顧慮。百會為諸陽之會,輕輕叩擊可以起到活血通絡的作用,當外感風寒出現頭疼或休息不好、失眠引起頭部脹痛時,可用此方法緩解。
6、全身慵懶、手腳冰泠、目眩、站著時頭髮暈——太溪穴
【位置】此穴位是在腳踝的正後面。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操作】用大拇指及食指抓住這兩個點,以與前面同樣的要領強力按壓6秒鐘,反覆做20次。此穴位是腎臟的原穴,是使體力恢復的重要穴位。
7、扁桃體疼痛——合谷穴
【位置】“合谷”是將拇指和食指張成45度角時,位於骨頭延長角。用簡便取穴的方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間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合谷穴。
【操作】指壓“合谷”對於緩解扁桃體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僅能用於扁桃腺疼痛,對於牙痛、高血壓、面皰也很有效。
8、自汗、盜汗——陰谷、腎俞
【位置】陰谷穴: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取穴姿勢,陰谷穴位於膕窩內側,屈膝時,當半腱肌肌腱與半膜肌肌腱之間(大腿內側,膝蓋關節內側5釐米左右上方的穴位)。
腎俞穴:腎臟的寒溼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腎俞穴位於人體的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首先人要直立或者是正坐,然後吸氣,我們先摸到我們的肋骨的下緣,在側腰部,沿著肋骨的下緣畫一條水平線,交叉在我們的腰兩旁的肌肉上,這就是腎俞穴。)
【操作】汗是由腎經與膀胱經支配。所以,在按摩膝蓋關節內側的“陰谷”與在第2腰椎左右2釐米處的“腎俞”,對多汗症非常有效。
9、喉嚨痛——尺澤、上尺澤
【位置】採用正坐、仰掌並微曲肘的取穴姿勢,尺澤穴位於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或手臂肘部,取穴時先將手臂上舉,在手臂內側中央處有粗腱,腱的外側外就是“尺澤”。“尺澤”上方3-4釐米處用手強壓會感到疼痛處,就是“上尺澤”。)
【操作】喉嚨痛可指壓“尺澤”和“上尺澤”兩處穴道。指壓時放鬆並將手腕伸直,然後一面深吸一口氣一面用食指和中指置於“尺澤”之上,再緩緩地一面吐氣一面強壓6秒鐘。其次再以同樣要領指壓“上尺澤”。如此交替重複10次,才換手,每天各做2次。由於這種穴道指壓法,可使“氣”通於經脈,喉嚨痛能立即消除。 嗓子痛的時候喝一杯熱熱的鹽開水,慢慢地地吞嚥下去。十五分鐘之內吧,一般情況下嗓子的痛感不知不覺地就消失了。
10、更年期——血海
【位置】在膝蓋骨內側的上角,上面約三指寬筋肉的溝,一按就感覺到痛的地方,有稱為“血海”的穴位。(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膝蓋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張開,大拇指端下面便是血海穴。)
【操作】一面慢慢的吐氣,用稍微會感覺到痛的力量以大拇指繼續按壓6秒鐘。反覆做10次。每天堅持不斷的做,定會減輕更年期令人厭煩的症狀。
美容按摩:午飯前按摩膝蓋上的血海穴,有利於祛除臉上的雀斑。每天堅持點揉兩側血海穴3分鐘,力量不宜太大,能感到穴位處有酸脹感即可,要以輕柔為原則。
每天10個穴位,如果有不清楚的或更好的經驗穴位也可以分享給大家,贈人玫瑰,手留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