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它是一部智慧地融匯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多種科學的綜合鉅著。而在這部著作當中所蘊含的被我們一代代後人所挖掘出來的和尚未挖掘出來的養生大道,直至今日都對後人具有不可替代的學習價值。

養生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養生對於疾病的治療和預防都具有相當大的意義和作用,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不治已病而治未病”的重要思想,而養生便是其所提及的“治未病”的做法。《黃帝內經》中就包含了許多重要的養生方法。

《黃帝內經》養生的基本原則

通過《黃帝內經》,可以從中了解到這部經典所要告訴我們的養生基本準則無非是順應自然、天人合一、形神共養、動靜結合。

古人十分重視自然,因而也重視人和自然的關係。

《黃帝內經》首篇《素問》首段就提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合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它告誡我們,人的生活起居活動都要順應自然的規律。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還提及“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於庭;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靈樞·本神》曰:“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從這一言論中可以看出《黃帝內經》提示後人應從遵守四時、調暢情志、安定居處、節制房事等各個方面來養生保健。其中,《素問·寶命全形論》曰:“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日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這無不告訴我們,人的一切生活起居活動應按照大自然的四時而行不同的生活習慣。再者,《靈樞·歲露》曰:“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等內容都體現了人受天地二氣相互作用的影響,也表明人類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間都是相互作用聯絡又相互依存的,而並非獨立存在。

人類不僅應該要認識自然尊敬自然,順應並且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而且應該發現學習自然規律,不去違背自然規律,能動地改造自然,以使人類自身更加適應這個自然環境,讓自己擁有更長久的健康。

《素問·六微旨大論》曰:“夫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岐伯曰:成敗倚伏生乎動,動不已,則變作矣。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靜之期也”。這無不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動靜相對的。動靜結合,相對靜止和絕對運動,才能達到運動平衡的統一。

《黃帝內經》在提示我們養生應該動靜結合,在強調精神清靜的基礎上,還應該通過適當的運動來提高身體免疫力,預防疾病,收穫健康。因而在古人創造而延傳至今的太極拳,在精神內守專一的同時,柔中帶剛,剛柔並濟,從而達到整體的協調。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20道健康測試題,自查,你的腸胃功能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