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那雄胺自殺傾向
在給較年輕的脫髮患者開非那雄胺處方時,應考慮到自殺、抑鬱和焦慮的風險,這些患者可能對藥物的副作用更敏感。
非那雄胺的使用是否與更多自發性的自殺、抑鬱和/或焦慮相關?非那雄胺是一種用於治療脫髮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藥物,其不良事件一直存在爭議。2012年,開始出現男性使用非那雄胺後出現自殺傾向的報告。
近日,JAMA Dermatology上發表的一篇名為Investigation of Suicidality and Psychological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Finasteride的論文研究了自殺傾向(想法、企圖和完成自殺)和心理不良事件(抑鬱和焦慮)與使用非那雄胺的關係。
VigiBase從153個國家收集所有藥物不良反應對的資料。這是同類資料庫中最大的資料庫,包含超過2000萬份關於可疑藥物不良事件的安全報告,可追溯至1967年至2019年。這些報告來自各種來源,包括醫生、其他衛生保健專業人員、患者和製藥公司,資料摘要包括患者人口統計學特徵、藥物劑量、報告反應和醫學規範活動詞典(MedRA)分類術語。
主要終點是任何與自殺相關的不良事件,通常描述為自殺。自殺傾向被細分為自殺意念、自殺未遂和完全自殺。次要終點為抑鬱或焦慮。由於更多的心理不良事件(抑鬱和焦慮)的MedRA描述符明顯重疊,研究者沒有進一步對它們進行細分,從這一點開始將它們稱為心理不良事件。使用標準化的MedRA術語定義和識別了所有不良事件終點。
VigiBase包含356份關於非那雄胺使用者的自殺行為報告和2926份心理不良事件報告(共3282起不良事件)(男性3206例(98.9%);868例中有615例(70.9%),年齡在18-44歲之間。非那雄胺的自殺行為(ROR,1.63;95%CI,1.47-1.81)和心理不良事件(ROR,4.33;95%CI,4.17-4.49)之間存在顯著的不均衡訊號。在敏感性分析中,年輕患者(ROR,3.47;95%CI,2.90-4.15)和禿頭患者(ROR,2.06;95%CI,1.81-2.34)的自殺率增加有顯著的不均衡訊號;這些訊號在老年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中沒有檢測到。敏感性分析還顯示,這些不良事件的報告在2012年後顯著增加(ROR,2.13;95%可信區間,1.91-2.39)。
非那雄胺歧化分析
敏感性分析總結
這些發現可能會引起人們的關注,與普通人群相比,年輕的脫髮男性可能更傾向有自殺的風險(即指徵混淆);然而,研究者的敏感性分析發現:米諾地爾,另一種用於治療脫髮的藥效學不同於非那雄胺的藥物,沒有發現任何自殺率的異常報告。綜上所述,該研究結果表明,與非那雄胺使用相關的自殺傾向和心理不良事件可能歸因於年輕脫髮患者用藥的獨特特點。
總之,透過使用經過驗證的藥物警戒方法,發現了與非那雄胺使用相關的自殺訊號顯著的不均衡。在分層分析中,這些自殺訊號在使用非那雄胺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中不存在,而僅在使用非那雄胺治療脫髮的年輕患者中存在。
參考文獻:Investigation of Suicidality and Psychological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Finasteride. JAMA Dermatol.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11, 2020. doi:10.1001/jamadermatol.2020.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