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中風是由腦血管病變引起的,多見於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或明顯動脈硬化者。有高血壓的人,如果血壓沒有很好的控制,在某些誘發因素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血壓的突然增高,發生腦血管意外,導致偏癱或猝死。
因為高血壓患者多數合併有動脈硬化,血管內斑塊形成,造成血管狹窄,或者形成血栓,引起大面積梗塞。如果梗塞在丘腦或者腦幹,水腫壓迫生命中樞,就會發生猝死。血壓增高導致腦出血,易發生猝死。因為動脈硬化,血管的彈性降低,脆性增加,壓力增大後,小動脈瘤破裂引起出血,導致猝死。
專家提醒:高血壓患者,平時應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按照醫生指導,規律的堅持服用藥物,防止危險事件的發生。尤其節假日期間,最容易發生心血管意外事件,更要引起重視。
年輕女子高血壓沒控制,年關發生中風偏癱
臘月二十七一大早,患者準備開車去海鮮市場,買海鮮和水果。下樓時突然摔倒在樓梯口,家人以為不小心摔倒,呼喊沒有迴應,去拉依然沒有迴應,根本扶不動。嘴歪了,不會說話,胳膊腿也不能動了。趕緊打120電話求助。患者被送到醫院,CT檢查發現大面積腦梗死,醫生立即搶救,住進重症監護室,一直昏迷中......
醫生稱,患者高血壓10年,家人有高血壓遺傳病史,不到30歲測量血壓170-180mmHg。醫生多次告誡,趕緊吃藥控制,平時注意運動、不要吃得太鹹、控制體重、不要熬夜。因為高血壓沒有不舒服,不影響日常生活,而且年輕,根本聽進去,一直不吃藥。
10年高血壓不控制飲食,不運動,而且身體肥胖,即使有雌激素保護,但也扛不住。動脈血管在長期高血壓的刺激下血管硬化,內皮炎症反應,導致斑塊形成並加重,最終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引發腦梗死,才導致偏癱失語昏迷。
正常情況下,年輕女性因有雌激素保護,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較低,年輕女人發生腦梗死比較少見。但是,女性絕經後,因為雌激素驟降,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會明顯升高,更年期女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6倍左右。
年輕女性心腦血管疾病易發生猝死
年輕女性雖然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比男性低,但年輕女性的猝死發生率較高。2020年8月重慶23歲女民警在值班室值班時,突發心源性疾病,搶救無效,永遠倒在了工作崗位上。2021年初始,接連發生“猝死事件”。25歲的《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橋潞喝酒後突發心梗不幸去世;拼多多23歲女員工凌晨1:30下班回家路上猝死;百萬粉絲的時尚博主@雅魯藏布江女人在飛機上由於心臟驟停不幸離世......,年輕女性猝死,多數不到30歲。
年輕人,不健康生活的生活方式,不重視三高的控制,依然會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甚至發生猝死。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萬人猝死,每2000人中就有1人猝死,其中將近一半的人在40歲以下。
年輕人猝死的原因較多,常見原因:應激性心肌病、暴發性心肌炎、惡性心律失常、大面積肺動脈栓塞、心肌梗死、嚴重打鼾及呼吸道阻塞引起的窒息等。但主要是心源性猝死,可能跟日常生活和工作習慣密切相關。如不合理飲食、過量菸酒、缺乏睡眠和運動、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等都可能成為誘發猝死的危險因素。
青年女性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
由於認識上的誤差,女性心血管疾病極易被忽視,女性發生心血管疾病多數非常嚴重。在美國,每分鐘就有一位女性被冠心病、中風、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奪去生命。因此,年輕女性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控制誘發因素如高血壓等來降低心臟病發病風險。
1、飲食管理。應注意多吃水果、蔬菜、全穀物,吃彩食品如菠菜、胡蘿蔔、桃、草莓等富含抗氧化劑和纖維的食物;少吃糖、鹽、飽和脂肪、膽固醇等含量高的食物;在生活中,要保持鍛鍊、積極處理壓力,並改正不良生活習慣,如適量飲酒,不再吸菸等。
2、控制腰圍。腹部過多的脂肪會浸入血管,導致血管中酸性脂肪過多,引發動脈栓塞。如果腰圍超過2.3尺,就應引起足夠重視。每天運動30分鐘至一小時運動有助於降低血壓,增加人體的“好”膽固醇。
3、把握時間優勢。與男性相比,雌激素可讓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時間推後10年,期間可以透過改變生活中的壞習慣,保證心血管健康。
4、保持良好情緒。情緒是預防疾病的關鍵,心臟除了發揮著泵血功能之外,還能夠感知人的七情六慾,心臟會收集和反應人體所產生的各種情緒,如果總是負面情緒會導致發病機率升高,要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寬容、付出、奉獻可得到內心的平靜和安穩。
5、藥物控制高血壓。高血壓是一種很頑固的疾病,目前沒有特效治療的方法,只能依靠藥物控制。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降壓。千萬不能自作主張,多吃、少吃或者不吃。
6、常喝降壓茶。喝茶是一件很高雅又很養生的事情。午後,泡一壺清茶,香氣四溢,讓人流連忘返。常見的降壓茶有菊花茶、山楂茶、首烏茶、荷葉茶等,可以降血壓,保持血壓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