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激素(Melatonin)是一種與生理時鐘有關的荷爾蒙,又稱為身體的”授時因子”,常被應用於調節睡眠。
以下將介紹外源性褪黑激素能帶來的功效及有關副作用。
褪黑激素是什麼?褪黑激素(Melatonin)是一種在松果體中產生的激素,也存在於植物和微生物中,於1958年由美國面板科醫生Aaron Lerner發現並定名,主要與晝夜節律和季節繁殖調節有關。
在大多數動物中,褪黑激素主要在夜間合成和分泌(由色氨酸轉換而來),它也在許多組織和細胞中合成,包括視網膜、骨髓細胞、血小板、胃腸道、面板或淋巴細胞。
褪黑激素受體分散在全身各處,似乎是多用途的生理訊號,參與許多生理過程的控制,從而影響睡眠、生殖、蛻皮、免疫反應、能量平衡和行為等反應。
此外,它還具有直接和間接的抗氧化特性,有強力證據表明,這種化合物可以抵消活性氧和氮在不同系統中的有害影響。
褪黑激素何時吃(劑量)?如果你想嘗試褪黑激素,最好從低劑量開始。
例如,在睡覺前30分鐘服用0.5 mg/毫克(500 mcg)或1mg。
如果這劑量不能幫助你入睡,試著增加到2至3毫克。
但服用更多的褪黑激素可能不會幫助你更快入睡,目標是找到讓你入睡的最低劑量。
褪黑激素對美白面板有幫助嗎?一般認為,褪黑激素能藉由抑制表皮黑色素(Melanin)來達到美白效果,但根據目前可得研究,口服褪黑激素對人類面板色素沉著沒有影響,因此對美白面板無幫助。[資料來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8106756/]
褪黑激素(Melatonin)與黑色素(Melanin)差別在哪裡?褪黑激素是一種負責人體生物時鐘的激素(荷爾蒙),而黑色素是一種負責面板顏色的色素。這是兩者的主要區別。
黑色素是人類面板中發現的主要色素之一,它決定了面板的顏色。在人類體內,黑色素以三種形式存在:真黑色素、褐黑素和神經黑色素。
黑色素以其不同的形式具有多種生物功能,最重要的功能包括保護面板、眼睛免受太陽紫外線輻射傷害。
褪黑激素的實證功效(好處)有哪些? 1.有益偏頭痛嗎?偏頭痛(Migraine)一詞來源於希臘語“hemicrania”,意思是“半側頭部”,它代表了這種疾病最顯著的特徵之一(疼痛隻影響半側頭部),但其實疼痛感也可能兩側同時發生,更少見在臉部或身體發生。
大多數偏頭痛發作都很嚴重,或者至少是中度的,10%至20%的偏頭痛患者會在偏頭痛發作前48小時出現先兆症狀,包括視覺異常、刺痛和麻木(通常會蔓延到身體一側的手、胳膊、臉、嘴唇和舌頭),虛弱、吞嚥困難較為罕見。
此外,考慮到偏頭痛發作頻率、反應率、退出率和不良事件發生率的改善,在所有調查干預措施中,睡前口服褪黑激素3毫克(immediate-release/速釋片)是最理想的藥物干預方式,有最佳的改善幅度。
*結論:針對偏頭痛,口服褪黑激素或許能降低發作頻率,但受到統計資料不足的限制(如:參與者特徵的異質性和一些治療組的試驗數量少),仍需更多研究進一步確認最佳劑量和治療時間。
2.改善原發性睡眠障礙嗎?原發性失眠(Primary Sleep Disorders)是一種非由醫學、精神或環境原因引起的失眠,是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中的診斷標準。
原發性失眠主要的症狀為開始或維持睡眠困難,或患有非恢復性睡眠,持續至少1個月。
第二個標準是,睡眠障礙(或相關的日間疲勞) 在社會、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領域造成重大的痛苦或損害。
第三個標準是不完全發生在嗜睡症、呼吸相關睡眠障礙、晝夜節律睡眠障礙或睡眠異常的睡眠障礙。
第四個標準是不完全發生在另一種精神障礙的過程中(如重度抑鬱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譫妄)。
最後,第五個標準是非由於物質(如藥物濫用、藥物治療)或一般醫療條件的直接生理影響引發。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9則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參與者共1683位原發性失眠患者)指出,與安慰劑相比,褪黑素有助降低入睡前等待時間,並增加總睡眠時間,改善整體睡眠品質。[資料來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656905/]
另外,雖然褪黑激素的睡眠障礙改善效益低於治療失眠藥物,但造成的副作用相對較少。
*結論:針對原發性睡眠障礙,口服褪黑素能改善患者的睡眠狀態,但受限於小樣本數,仍需更多大型實驗加以佐證。
3.改善次發性睡眠障礙嗎?慢性失眠除了由上述提到的原發性因素,還有次發性因素(secondary sleep disorders),通常由醫療狀況、神經學、環境、藥物或精神病學原因引起。
醫學病因包括疼痛、甲狀腺疾病、胃酸反流、冠狀動脈疾病、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睡眠呼吸暫停、中央肺泡缺氧綜合徵)、慢性腎功能不全、飲食失調、甲狀腺功能障礙、纖維肌痛症、月經相關睡眠障礙和妊娠。
神經學原因包括頭痛、帕金森氏症和與睡眠有關的運動障礙(夜間肌肉抽動,RLS)。
環境因素則有過量的噪音、有害氣味、強光或極端的環境溫度。
藥物及精神因素則有:酒精中毒,焦慮障礙,情緒障礙,恐慌障礙和其它精神疾患。
一則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7則隨機對照試驗,共205位次發性睡眠障礙患者)指出,相較於安慰劑,外源性褪黑激素降低了入眠所需時間,且增加了總睡眠時間,但對睡眠效率則無明顯幫助。[資料來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908879]
*結論:針對次發性睡眠障礙,口服褪黑激素對於改善症狀有正面幫助,但受限於小樣本數及潛在偏誤,仍需更多設計精確的試驗加以佐證。
4.有益非酒精性脂肪肝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是由於脂肪在肝細胞的積累引發,並與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綜合徵有關,控制不佳可能會導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細胞癌。
在西方國家,大約30%的成年人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一線治療是生活方式干預,包括飲食、運動和減肥。其中,減輕體重是關鍵,但只有少數患者能夠達到目標閾值。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5則隨機對照試驗,共260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參與者)指出,補充褪黑激素(日劑量為6至18毫克,試驗期間介於4至56周)有助於降低天門冬氨酸氨基丙氨酸酶(AST)、鹼性磷酸酶(ALP)和gamma-谷氨醯基轉移酶(GGT)。[資料來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951697/]
*結論:針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補充褪黑激素或許能改善肝指數,但受限於小樣本數,仍需更多研究加以佐證。
5.有益血壓調節嗎?血壓(Blood pressure)的定義是血液迴圈對血管壁的壓力,而人體能夠根據需要調節血壓,所以血壓讀數變化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血壓過高的時間太長,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損害血管,增加各種健康問題的風險。
長期高血壓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並導致器官損害,可能造成的長期影響包括:腿部血液迴圈不暢、心力衰竭、中風、腎衰竭等。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5則隨機對照試驗,共340名參與者)指出,口服褪黑激素具有降低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 3.43 mm Hg)及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 3.33 mm Hg)的效果。[資料來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0861561]
背後機制可能與褪黑激素改變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功能、調節自主神經系統、抗氧化、抗發炎及增加一氧化氮製造有關。
*結論:口服褪黑激素對於血壓調節能帶來正面幫助,但相關結果仍需更多精確的臨床試驗加以佐證。
6.有益纖維肌痛症嗎?纖維肌痛綜合徵(Fibromyalgia)是一種慢性疾病(估計患病率為0.5%至5.8%),以全身疼痛、疲勞、睡眠障礙、認知障礙和焦慮為特徵,病因不明,可與甲狀腺功能減退和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溼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並存。
而潛在的病理生理因素包括生物和遺傳的影響、環境觸發、神經內分泌和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異常。
然而,關於褪黑激素對焦慮、疲勞和抑鬱水平的影響,結果並不一致。
*結果:口服褪黑激素對於改善纖維肌痛症或許有幫助,但受限於研究之間的高異質性,仍需更多高品質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
7.有益血脂調節嗎?血脂異常(dyslipidemia)是一種脂質代謝紊亂,導致血液中脂質含量異常的情況,是心血管疾病、中風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研究表明,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每增加10 mg/dL,總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分別增加5%和9%。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2則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共641位參與者)指出,與對照組相比,褪黑激素可改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SMD: -0.31 mmol/L)及三酸甘油脂水平(SMD: -0.45 mmol/L)。[資料來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235113]
背後機制可能與褪黑激素降低LDL-C受體的數量、減少遊離脂肪酸、降低LDL-C氧化有關。
*結論:口服褪黑激素對於血脂指標改善有正面幫助,但受限於小樣本數及樣本異質性,仍需更多研究進一步驗證。
8.有益血糖控制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是一種影響全球4億多人的疾病,到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將超過6.4億。
常見高血糖的症狀包括多尿、多飲、體重減輕,有時伴有多食和視力模糊。
長期併發症包括:視網膜病變、腎病、足潰瘍、截肢、夏科特關節,以及引起胃腸道、泌尿生殖系統、心血管症狀和性功能障礙的自主神經病變。
一則系統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2則隨機對照試驗)指出,補充褪黑激素(日劑量介於3mg至10 mg)能降低空腹血糖,並提升定量胰島素敏感性檢測指數(QUICKI ),但對於改善胰島素水平、胰島素抵抗穩態模型評估(HOMA-IR)、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則無明顯幫助。[資料來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0396207]
9.輔助癌症治療嗎?癌症(cancer)是生物體中細胞不受控制的增殖,導致正常細胞或組織侵襲性衰退的一種疾病。
目前的癌症治療以放療、化療和外科手術為基礎。放療和化療透過破壞DNA來抑制癌細胞的增殖。然而,DNA損傷會干擾全身正常細胞,且伴隨不少副作用。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0則隨機對照試驗)指出,在癌症治療方法(包括化療、分子標靶治療、放療和支援性治療)之外合併使用褪黑激素,能進一步提升腫瘤緩解率及整體存活率。[資料來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231436/]
另外,褪黑激素還能減少因化療而產生的神經毒性(neurotoxicity)、血小板減少(thrombocytopenia)和虛弱(asthenia)的發生率。
*結論:褪黑激素輔助療法有助提高癌症患者的腫瘤緩解率和總生存率,同時降低化療副作用發生率,但受限於可能的發表偏倚,仍需更多研究確認其臨床效益。
10.改善時差綜合症(調節時差)嗎?時差綜合症(Jet Lag),也被稱為晝夜節律失調,是一種睡眠障礙,由於快速穿越多個時區,造成身體的自然晝夜節律和外部環境不匹配所造成。
時差綜合症以睡眠障礙、白天疲勞、表現下降、腸胃問題和全身不適為特徵。
這一普遍問題影響到所有年齡組,但對年長者的影響可能更為明顯,這是由於年長者的適應時間比年輕人更長。
一則考科蘭文獻回顧(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包含9則研究)指出,口服褪黑激素(劑量介於500mcg至5mg)有助於預防或減少時差綜合症,且偶爾短期服用似乎是安全的。
*結論:口服褪黑素能改善時差綜合症引發的生理時鐘失調,並幫助入睡。
11.改善情緒障礙疾病嗎?情緒障礙是常見的精神疾患現象,據估計全球約有8%至20%的人口受到影響,尤以憂鬱症最常見,主要症狀有永無止境的悲傷、對事物失去興趣、對自我的消極信念、自殺想法以及睡眠、食慾和性慾的型態改變。
藥物療法及其它輔助療法雖然對於病情能帶來幫助,但仍有30%–40%的憂鬱症患者仍抗拒治療。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systematic review,包含8則臨床研究)指出,截至目前,並無證據能證明褪黑激素的使用能對情緒疾病(抑鬱症、季節性情緒紊亂)帶來顯著改善效果。[資料來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612993]
*結論:口服褪黑激素無法明顯改善憂鬱症狀,由於目前結果仍不一致,有待更多研究確認。
12.有益疼痛緩解嗎?疼痛(Pain)的定義是一個多面向的實體,包括傷害感受、中樞神經系統的傳入、調節、情感反應、內源性鎮痛、行為調節和社會角色的變化。
醫療進步下,儘管有完善的治療方法,慢性疼痛仍然是健康專家們所無法企及的,因為它是一種難以控制的疾病。
部分原因是疼痛的發病機制包括三個方面:包括:痛感(區域性狀況)、情緒(恐懼和抑鬱)和行為因素(災難論、警覺和身體意識)。
一則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9則隨機對照試驗,共1053位參與者)指出,外源性褪黑激素能顯著降低各種疼痛的強度,包括區域性麻醉下的手術相關疼痛、全身麻醉下的手術相關疼痛、炎症性疼痛、程式性疼痛和實驗性疼痛。[資料來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246003]
此外,褪黑素還減少患者對鎮痛藥的需求,但其對總鎮痛藥物攝入量的影響仍需進一步證實。
背後機制可能與褪黑激素降低BDNF水平有關。
*結論:外源性褪黑激素對於抗疼痛能帶來正面幫助,但受限於所含研究的異質性,仍需更多研究加以佐證。
13.有益阿爾茨海默氏病嗎?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是老年失智症最常見的病因。典型的特徵是記憶力、語言和智力的逐漸衰退。
除此之外,睡眠和晝夜節律紊亂在阿爾茨海默病中很常見(特別是在發病初期),據報導高達45%的患者可能有睡眠問題。
患者最常見的睡眠干擾主要有:過度醒來(23%)、清晨醒來(11%)、日間極度嗜睡(10%)、白天打盹超過1小時(14%)。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7則隨機對照試驗,參與者共462位阿爾茨海默氏病患者)指出,褪黑激素治療能延長夜間總睡眠時間,但對於提高認知能力則無明顯幫助(以簡短智慧測驗MMSE及阿茲海默症評估量表ADAS-Cog衡量)。[資料來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7645169]
*結論:針對阿爾茨海默氏病患者,使用褪黑激素有助於改善睡眠狀態。
褪黑激素有副作用嗎?對多數成年人來說,短期小劑量使用褪黑激素還算安全,而長期使用目前尚無嚴謹實驗證實其安全性。
安全注意事項(18點使用禁忌)1、若因睡眠障礙考慮額外補充褪黑激素,最好先就醫確認相關荷爾蒙水平,確認睡眠問題之肇因。
2、可能產生較多清醒夢(lucid dream),即做夢時能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夢。
3、孕婦、孩童、哺乳媽媽、肝腎功能不全者不建議使用,因相關安全性仍未知。
4、低血壓或服用降壓藥患者勿使用(褪黑激素有降血壓功效,也可能干擾藥物作用)。
5、服用後請勿開車或操作機器(會產生睡意及注意力下降)。
6、動物研究發現(使用皮下注射),可能會影響到睪丸及卵巢功能,但仍待更多研究證實。
7、勿與抗凝血劑、免疫抑制劑、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放化療藥物一起使用(可能干擾藥物作用,使用前須先與醫生確認)。
9、勿與避孕藥一同使用(因避孕藥可能提升褪黑激素水平,若額外服用會超過正常安全量)。
10、勿與安眠鎮靜藥物(中樞神經抑制劑)合併使用,可能會導致過度嗜睡。
11、勿與咖啡因合併使用,因咖啡因可能會降低體內褪黑激素的水平,若並用會降低補充劑的效果。
12、勿與抗抑鬱藥MELATONIN(氟伏沙明)並用,可能會增加褪黑激素吸收,進而提升不良反應或和副作用機率。
13、勿與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合併使用,可能會影響控糖藥物效力。
14、勿與免疫抑制劑合併使用,可能會降低藥物療效(因褪黑素可能會增強免疫系統)。
15、勿與具抗凝血劑效果的藥物合併使用,可能增加淤青和出血的機會(因褪黑素可能減緩血液凝固)。
16、勿與降血壓藥物Nifedipine GITS合併使用,可能降低藥物效力。
17、勿與降血壓及預防心絞痛的藥物Verapamil(戊脈安)合併使用,可能降低褪黑激素的效力(因代謝此藥過程會消耗褪黑激素)。
18、勿與中樞神經系統藥物Flumazenil(氟馬西尼)合併使用,可能會降低褪黑素補充劑的效果。
(全文完)
文章的目的在於分享具有“科學實證”的養生、保健和營養知識。
實證醫學的概念,由英國流行病學者阿切·科赫雷(Archie Cochrane)於1972年率先提出,指出所有醫療行為必須有嚴謹的研究評估,才能作為臨床的決策參考。
簡單來說,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就是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注意**文章中所提供的資訊是以現狀為基礎,並不代表是正確、完整、及時、適當。所有資訊不能被用於診斷、治療、治癒或預防任何疾病,也無法取代專業醫生的診斷及治療,建議就身體狀況,向專業醫療人士尋求具體方案及處方,切勿拖延與濫用。
祝每一位粉絲平安健康,我會堅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