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跟骨痛”,隨著機體素質的下降、長期慢性的勞損,以及持久站立、行走及運動的刺激,均可使跟骨結節前下滑囊、蹠腱膜下滑囊等滑囊囊壁充血、肥厚、囊腔積液;跟腱附著點處或跟腱纖維撕裂、組織滲出;脂肪墊充血、肥厚;蹠腱膜附著點處產生充血性滲出、鈣化性改變;跟骨結節退變、鈣化。
病因蹠腱膜的異常高應力。如果病人長時間站立,長途行走,體重增加或足力降低等情況下,就可能在足底腱膜跟骨結節附著處發生慢性損傷,形成慢性纖維組織炎症,使蹠腱膜遭受長期的、持續的拉應力,便會在蹠腱膜跟骨止點處出現應力性改變——骨質增生,俗稱跟骨刺。
展肌也起於跟骨結節,在其內側。它是維持足內側弓的重要結構。根據其同樣的應力改變,亦可產生骨刺,只不過是骨質增生在跟結節的內側。
附著於跟結節的各腱,均存在著腱圍結構,及腱周疏鬆結締組織、滑液囊、脂肪墊等。雖有跟骨骨刺存在,但卻無腱圍結構的病變,因此也無疼痛症狀,故稱無痛性或無症狀性跟骨骨刺。
診斷要點足跟痛:多在晨起行走時開始,活動後可減輕,繼續行走或負重時疼痛加劇。
壓痛點:侷限於跟骨負重區偏內外側或跟骨大結節處。
腫脹:大多數患者跟骨周圍無腫脹或有輕度紅腫。
x線片:部分患者x線側位片可見跟骨骨刺形成。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68歲,2019年12月5日就診,病史為足跟部疼痛、腫脹1年,近1月加重。
檢查:x線側位片可見跟骨骨刺形成。
診斷:跟骨骨質增生。
治療:採用“足五針”治療。患者取俯臥位,埋線部位按要求用碘伏常規消毒,輕症且首次治療,可單純埋線針刀治療;反覆治療者,在鬆解的同時注入益氣消炎鎮痛液或者臭氧。15天一次,3次一療程。
定點取穴:“足五針”之足底內側點、足底外側點(作足內踝及外踝的垂線,並在足底連線,把足底連線平均分三等分,內側的等分點為足底內側點,外側的等分點為足底外側點)。
操作手法:線體對摺旋轉埋線術
愈後:明顯改善腰骶部經臀部向下肢放射至小腿甚至足踝部疼痛、麻木症狀。
治療意義埋線針刀療法之“足五針”具有鬆解粘連和促進癒合的作用,並可促進病變組織的血液迴圈,促進病變部位水腫和各種代謝產物的吸收,改善組織缺血缺氧狀態,放鬆短縮緊張的肌肉組織, 並使損傷組織與周圍組織粘連得以鬆解,同時也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從而減輕或消除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