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李杲,字明之,晚年自號東垣老人,南宋金真定人。最有影響的《脾胃論》,至今對臨床實踐起指導作用。

1 脾胃為生命根本

胃為“倉廩”,脾主運化,一髒一腑為後天之本,生化氣血,充養四肢百骸,《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又說“脾為之使,胃為之市”,並指出“脾合意”又與精神活動有關。李東垣認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2 脾胃病機的三對矛盾

2.1 胃主納與脾主運化 胃主受納五穀,脾受胃陽鼓動而運化,如果但納不化,或只化不納都是病態。從納與化的功能失調觀察是認識脾胃病的方法,調節納與化為治療脾胃病的措施。

2.2 溼與燥 脾為溼土,胃為燥土,都居中焦,李東垣認為:“太陰溼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又“脾喜剛燥,胃喜柔潤”,脾多溼病,胃多燥病,燥與溼為脾胃病發生的主要因素,用溫燥之藥助陽氣以扶脾,以柔潤之藥和胃氣。是脾胃治療常用方法。

2.3 脾氣宜升,胃氣宜降 脾氣升則精津布輸,胃氣降則濁氣得洩,因此“脾主升,胃主降”。李東垣認為“脾升則健,胃降則和”。

升降失常常見為:清氣下陷,即脾虛氣陷,如胃下垂、脫肛、久瀉、癃閉、子宮脫垂、帶下經漏、小兒囟陷等病;濁氣上逆,胃氣上逆上幹清道,眩暈、嘔吐、食滯,中土虛而濁陰得逞,清濁相干,溼濁痰飲,不能運化而中滿痞塞腹膚;清濁相干,清氣不得升,濁氣不得降而嘔吐、洩瀉;土虛木乘,肝木克土,怒則氣逆,嘔吐腹痛飧洩;阻礙心腎交通,脾位中央交通上下,虛則精血不足,心腎不交,驚悸、不得臥、夢遺等症;痰飲中阻,胃不和則臥不安,嘔吐脘膚,不眠。

3 脾病辨證

3.1 脾氣虛弱證 面色菜黃,倦怠乏力,納減脘痞,腹脹便溏,舌苔薄舌質淡,脈濡緩。常見消化性潰瘍病、慢性胃炎、腸結核、慢性肝炎、早期肝硬變等病。

3.2 脾胃虛寒證 身倦乏力,而色晦滯,怯冷四肢不溫,脘腹隱痛不止,喜溫喜按,口泛清水,呃逆嘔吐,食慾不振,舌胖脹滿,大便溏洩,小溲清長,或尿少浮腫,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苔白滑或白膩,舌質淡,脈沉細無力虛緩。常見潰瘍病、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水腫、婦女帶下、腎炎。

3.3 脾氣下陷證 言語無力,動則氣墜,腹部墜脹,太息為快,或久瀉脫肛,內臟下垂,舌質淡苔白,脈弱。見於胃下垂、腸功能紊亂、慢性腸炎、脫肛、腎下垂、婦女子宮下垂等。

3.4 脾虛溼困證 頭重如裹,身體沉困,口粘不渴,或渴不欲飲,胃脘痞滿,納呆,噁心嘔吐,肢腫腹瀉,尿不暢,婦女帶下,舌苔白膩,脈濡或遲緩。常見慢性胃腸炎、小腸吸收不良、慢性肝炎、婦科炎症。

3.5 脾蘊溼熱證 發熱目黃,口苦或甜膩,體倦身重,納減脘悶,嘔惡,便結不暢,溲黃赤少,面板溼疹瘡瘍。舌苔黃膩,脈濡數。常見肝膽疾病急性期、面板病溼疹、膿皰瘡。

3.6 脾不統血證 脾氣虛弱,舌質淺淡少苔,脈沉細。常見崩漏、二便下血、皮下出血等多種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障等。

3.7 脾腎陽虛證 消瘦乏力,少氣懶言,四肢清冷,腰冷畏寒,五洩瀉,浮腫或腹水,舌苔薄舌質淡,脈細尺弱。常見慢性腸道病、腸結核、肝硬變腹水、腎病綜合徵等。

3.8 心脾二虛證 面色萎黃,頭眩倦怠,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納減腹脹,大便稀溏,舌苔薄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脈細。常見貧血症、神經症、抑鬱症等病。

4 胃病辨證

胃有病則飲食失常,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無以養,可見乏力,肌肉消瘦,脣色少華。“胃為燥土”,易化熱傷及陰津,李東垣《脾胃論》中偏重治脾,葉天士認為脾胃病當分析而論:“胃屬戊土,脾屬巳土,戊陽巳陰,陰陽之性有別也。髒宜藏,腑宜通,臟腑之體用各殊也”。因而胃病治療也不同,用藥宜偏柔潤之類。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驚蟄過後,這幾種“水果”建議多吃,維C多汁水足,好吃還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