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放射性腸炎?放射性腸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指盆腔、腹腔及腹膜後惡性腫瘤經放療後引起的放射性腸道損害。
放射性腸炎的分類急性放射性腸炎(acute radiation enteritis,ARE),一般出現在放療後第2周~6月,25%~75%的腹部及盆腔放療患者會出現急性放射性腸炎。慢性放射性腸炎(chronic radiation enteritis,CRE),一般出現在放療後6月~數年。現已知,其發生與接受放療照射的劑量有關,劑量越大,發生率越高。當照射劑量達45Gy時,約5%的患者會出現放射性腸炎症狀,當劑量達65Gy時,其發生率升高達50%。如果患者同時接受化療,則發生率進一步增高。
源自相簿
發病機制放療引起腸道血管損傷,腸道血管變少、血供變差、黏膜變薄,一旦有細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腸道炎性反應的癒合修復困難,會形成遷延不愈的症狀。此外,電離輻射引起細胞內水生成氧自由基,後者刺激轉化生長因子β1表達,繼而引起腸壁過度纖維化、瀰漫性膠原沉積和進展性閉塞性血管炎。血管炎和纖維化不斷加重,導致腸腔狹窄及其近側腸管擴張。受累腸管腸壁水腫、增厚,可以出現潰瘍、壞死,偶發穿孔。同時嚴重影響腸消化功能,導致患者長期營養不良。
臨床表現腹痛、腹瀉、腹脹、裡急後重(就是老要上廁所,但又排不出多少)、便秘或排黏液膿血便,可進一步發展為腸梗阻、便血或腹腔內出血、腸穿孔感染、腸瘻等。
放射性腸炎的危險因素手術對組織造成的損傷、放療接受射線的劑量、裝置和計劃;病人自身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不良的生活習慣等等,這些都是發生放射性腸炎的重要危險因素。
臨床分級標準RTOG/EORTC(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評分標準是Herrmann等於1987年首次提出的,至今仍是臨床症狀評估方面公認的放射反應評分標準。該標準將放療後可能出現的臨床症狀按其嚴重程度進行分級,評價臨床病變程度。
放射性腸炎的治療臨床上常見的用於治療放射性腸炎治療方式為對症治療和手術治療。常用藥物包括抗炎類藥物(非甾體類消炎藥、類固醇類藥物)、抗生素、益生菌、抗氧化劑、洛哌丁胺、生長抑素等。此外,心理疏導、營養維護、內鏡治療、高壓氧療也都是治療發射性腸炎的重要手段。合併腸梗阻、腸穿孔、腸瘻、腸道大出血等嚴重併發症或反覆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放射性腸炎的中醫調護源自相簿
根據“放射性腸炎”臨床特點,可歸於古籍中的“腹瀉”,“便秘”和“腹痛”等疾病。望京醫院脾胃病科魏瑋主任結合傳統中醫理論和當今消化系統疾病譜特點,總結出“虛”“鬱”“滯”“瘀”致病規律。放射性腸炎也不例外,可根據此進行調護。
外邪(放射)入侵,煎熬陰精,久瀉久利,脾胃受損,耗傷氣血,必有“虛”象,需要清淡飲食,平補氣血,調和脾胃,忌新辣、生冷等食物刺激腸道;腫瘤手術或放療之後,生活質量下降,心情壓抑沉重,肝氣“鬱”結,需要心理疏導,走出陰霾;若過度補充營養,虛不受補,水谷“滯”塞不通,需要理氣和胃,消食化積;腫瘤催生癥瘕積聚,脈絡受阻,瘀血內生,需活血化瘀,疏通血絡。
參考文獻
[1]馬騰輝,秦啟元,王懷明,鍾清華,袁紫旭,黃斌傑,劉佔振,王磊.中國放射性直腸炎診治專家共識(2018版)[J].中華胃腸外科雜誌,2018,21(12):1321-1336.
文字:國 嵩
稽核:史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