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1、足三里(足陽明胃經)和白朮(補虛藥):

足三里:

定位: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

功效:常用於胃痛,腹脹,腹瀉,痢疾,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也用於下肢痿痺,以及心悸,失眠,虛勞等,也是常用的保健穴;

現代:用於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慢性胰腺炎,消化不良等;

按摩手法:用拇指按揉本穴,雙側,每次5分鐘,每日一次;

白朮:

味苦,藥性溫,歸脾、胃經;

功效:補氣健脾,燥溼利水;

應用:用於脾氣虛弱,運化失常所致的便溏、脘腹脹滿、倦怠無力等,也用於脾氣虛弱,肌表不固而自汗等;

它們之間的聯絡:足三里在胃經上,而白朮歸脾、胃經,脾和胃相表裡,在功效上有一定的聯絡。

2、照海(足少陰腎經)和生地黃(清熱涼血藥):

照海:

定位: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功效:用於失眠,咽乾咽痛,目赤腫痛,等熱性病,還可用於小便不利,月經不調等;

現代:常用於泌尿系統炎症,神經衰弱,月經不調的輔助調理;

按摩手法:用拇指按揉本穴,雙側,每次5分鐘,每日一次;

生地黃:

味甘,藥性寒,歸心、肝、腎經;

功效: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應用:用於溫病熱入營血,身熱口乾、舌紅,以入熱在血分引起的出血症;

它們之間的聯絡:照海在腎經上,生地黃歸腎經,對熱性病都有一定的調理作用。

3、氣海(任脈)和黨參(補氣藥):

氣海: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1.5寸;

功效:用於腹痛、腹瀉、月經不調,中風脫氣、無力等;

現代:用於腸炎,菌痢,月經病等;

按摩手法:用手掌掌心用適當的力量,自右向左按揉,每次5分鐘,每日一次;

黨參:

味甘,藥性平,歸脾、肺經;

功效:補中益氣,生津養血;

應用:用於中氣不足,肺氣虧虛,血虛痿黃,頭暈心慌等;

它們之間的聯絡:都與補氣有一定的關係。

4、太沖(足厥陰肝經)和柴胡(解表藥):

太沖:

定位:定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處的凹陷內;

功效:頭痛,眩暈,失眠,目赤腫痛,鬱證,小兒驚風,中風,口眼歪斜,脅痛,崩漏,疝氣,小便不利,癇證,內踝前緣痛等;

現代:現多用於高血壓,尿路感染,乳腺炎,神志疾病等;

按摩手法:用拇指按揉本穴,雙側,每次5分鐘,每日一次;

柴胡:

味苦,藥性寒,歸肝、三焦、膽經;

功效:和解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

應用:用手少陽證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乾、頭暈目眩等,也用於肝氣鬱結引起的兩脅脹痛,頭痛等;

它們之間的聯絡:一個在肝經一個歸肝膽經,都有疏肝解鬱的作用,在對症狀的調理上有一定的聯絡。

推經絡、按穴位、用中藥等都是中醫治療和調理身體的手段,在對某種症狀或者某種疾病,應該是能找到交點,所以個人認為它們之間是存在一定的關聯性的。

14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骨質疏鬆也要命 冬季補鈣別踩這4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