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驚蟄是一年的第三個節氣

西漢戴德《大戴禮記·夏小正》曰: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就是說這個時候震雷驚動前一個冬天藏伏地下的蟲子,使它們受驚跑出來了。所以叫驚蟄。

中醫學有一個重要思想是援物比類,簡單說就是援引自然界一些事物的規律來說明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的規律。

中醫學還有一個重要思想是天人相應。天人相應是指人體與大自然有相似的方面或相似的變化。《靈樞·邪客》∶“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其主要精神是揭示人的各項機能活動會受到自然的影響。

那麼在這個時候,人體及人體內的各種生理功能都應該響應這個節氣的氣候特點,模擬蟄蟲的運動規律,這樣才能得到很好的養生效果。

蟄蟲這個時候的運動規律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隻小蟲子,在地底下睡了一整個冬天,已經快要醒了,突然春天到了,春雷陣陣,地面也為之震動。它睜開眼睛,慢慢活動肢體,慢慢推開洞穴的封口,慢慢鑽出地面,慢慢去享受這個萬物復甦的世界

。有這個過程可以看出,這個節氣的特點是要動,還要慢慢動。

從運動上來說,這個慢慢動就是慢慢動。(好像是一句廢話哈哈)這個在《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中也可以看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即入夜即睡,早早起床,披散頭髮,解開衣帶,使形體舒緩,放寬步子,在庭院中漫步。

從生理上來看,春三月對應肝臟,我們要養生,就要讓肝的功能慢慢活躍起來,且不能太過,因為春風鼓盪,很容易使得出現太過的情況。肝主疏洩,調暢氣機,升發太過,則肝氣上逆,出現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易怒,甚至血隨氣逆,而導致血從上溢的病理變化。肝氣橫逆,還可犯脾犯胃,出現一些消化系統疾病。肝還有調暢情志的功能,肝升洩太過,陽氣升騰而上,則心情易於急躁,稍有刺激,則易於發怒。

所以,要斂肝柔肝。民間習俗,驚蟄吃梨。梨味甘,微酸,性涼,入心、肺二經,兼入肝、胃二經。味甘則補,微酸則微斂,入肺經潤肺防金克木太過,入心經養心防子病及母,入肝經柔肝微斂肝,正好符合本節氣養生足需求。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食用梨對肝臟有好處。冰糖白菊花茶也是一樣的道理,口味好,操作起來也方便。其他的複雜的就不說了。

運動的話,前面說過了,“被髮緩行”就可以了。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糖友限鹽有助預防併發症,營養專家提醒限鹽要注意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