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人吃五穀雜糧,品酸、甜、苦、辣、鹹。食品中的各種滋味都要靠我們去細細品味。但是有很多朋友經常會出現即使沒有進食過什麼食物,就別提什麼有異味的食物啦,可口腔中有時卻會莫名奇妙地出現味道,比如我們常說的口苦、口酸等等,有的味道甚至會隨著說話飄到口腔外,給自己造成尷尬。這是正常現象嗎?有人認為是正常的,有人認為是消化不好,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這對麼?中醫認為,這種異常的口味,往往是臟腑功能失調或疾病的一種外在表現。這又是為什麼呢?真的是這樣嗎?

中醫認為,口為肺胃之門戶,脾氣通於口,心氣通於舌,腎脈循咽連舌本,若這些臟腑發生病變,在出現全身症狀的同時,還會出現口內味覺異常。因此,患者口味異常變化常作為中醫診治疾病的辨證依據之一。

“脾開竅於口,其華在脣”,《素問.經脈別論》:“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通,下輸腑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詳細地闡述了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輸布等過程,指出其主要是依靠脾的運化和肺的輸布,得以營養全身。

“口者,脾之竅也,能知五穀之味。又諸經皆會於口,病則口中之味隨各經而異。”口腔味道中醫辨證施治祖國醫學認為人口內的津液,與心、肝、脾、肺、腎五臟是相通的。對於健康的人來說,一般情況下口中是沒有什麼異味的,也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如果口中出現苦、甜、鹹、酸、辣、淡等異常味道,則說明五臟已經出現了功能障礙或出現了病象。

《黃帝內經》指出:"肝氣熱則膽洩口苦",即若出現口苦則意味著可能有內在的毛病。

口苦:膽熱、心熱、肝熱證常見口苦。《內經》稱為“膽癉”。“肝氣熱則膽洩口苦",宜龍膽瀉肝湯,方書日:“心熱則口苦,或生瘡”,宜涼膈散、瀉心湯。總之,口苦內熱多見,偏於肝膽二經。一般不作為主證治療,熱瀉則口苦自除。

口甘:口內常覺味甜,飲白開水也甜,系脾經溼熱,《內經)稱之為“脾癉”,並謂“治之以蘭”。蘭草即佩蘭,取其芳香清化。故經常口甘味甜,以清熱化溼為主,從脾論治。

口淡:吃東西時感到索然無味,甚至在沒吃東西時也感到口淡,舌苔多白而厚。出現這種情況,有的是感冒之後,身體欠佳;有的是胃腸吸收功能差。口淡者的身體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弱。因此對口淡不能等閒視之。

口臭:口中常覺臭味。常由邪結腸胃、胃火、肝火、脾虛、陰虛火旺所致。臨床中常調理肝脾,降火清腸,去除口臭。可以用人蔘、茯苓、雞內金可調理脾胃,再加菊花等清肝火,可去除口臭。

口鹹:有些中年人,常感到口中有鹹味,明顯者好象口中含有幾粒鹽一樣。一些中年或老年人常感口有鹹味,有的還可感到輕度耳鳴,口微幹而苦;感到腰痠痛;腰膝痠軟或記憶力減退;或血壓偏低,耳鳴。中醫學認為這是腎虛津液上泛所致。現多選用六味地黃丸,或加知母、黃柏、肉桂等加以治療。

口鹹:中醫認為是腎陰不足,虛火上浮所致。多見於神經官能症、慢性腎炎、慢性咽炎、口腔潰瘍。

口辣:中醫認為口中有辛辣味,或舌上有麻辣感,皆屬於肺熱。多見於高血壓、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徵、長期低熱。

口酸:中醫認為是肝膽之熱乘脾所致。口酸多見於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

以上症狀僅供朋友們參考。口中異味還與飲食、飲酒、吸菸、睡眠、藥物等有關,當口中出現異味時,我們應該及時到醫院就醫找出病因。需要提示朋友們的是,朋友們的正傳如果與我們描述的正傳相對應,最好也不要盲目用藥,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為中醫臨床中還需結合患者症狀、體徵、舌、脈等辯證論治,隨證加減。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高血壓危象的中醫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