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小腸在人體中相當於君主的受盛之官,專門接收由胃消化後的食物,進一步提取其中的養分,通過脾的吸收和運化作用,上輸於心肺,佈散全身。而將剩下的糟粕再轉移到大腸,排出體外。這就是《黃帝內經》中所說的“分別清濁”,這是人恢復氣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小腸主水液,如果小腸有病了,清濁不分,水分、精華與糟粕不能各走其道混雜而下傳至大腸,以致出現問題。同時,《黃帝內經》中認為,“心經之火,移於小腸”,小腸與心有經脈互相絡屬,心的火較旺,常常會影響小腸的分清泌濁功能,進而影響全身水液的變化。

小腸經在消化機能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小腸經的機能衰退,會使身體不調和,並出現各種不舒服的症狀,如眼睛帶黃、耳朵重聽、臉頰、喉嚨腫痛等。

“手太陽小腸經循行”

手太陽小腸經起於小指尺側端,循行於上肢外側的後緣,繞行肩胛部,內行線從缺盆進入,下行絡心,屬小腸,聯絡胃、咽;上行線從缺盆至目外眥、耳,分支從面頰抵鼻,止於目內眥。

【原文】

《靈樞·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①,直上循臂骨②下廉,出肘內側兩骨③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嚥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⑤,卻入耳中。

其支者:別頰上䪼⑥,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註釋

①踝:此指手腕後方小指側的高骨。

②臂骨:指尺骨。

④肩解:“肩後骨縫曰肩解”(張介賓注)。

⑤目銳眥:指目外眥。

⑥䪼:音拙。眼眶的下方,包括顴骨內連及上牙床的部位。

從這條循行路線上,我們要注意小腸經經過的幾個重要部位:心、胃、咽喉、眼睛內外側、耳朵、顴骨。

在急診科,遇見病人說胃痛,通常第一時間會做心電圖,就是怕不典型的心梗表現為胃的部位的疼痛。在我們這小腸經的循行上看,心和胃的確是相關的,古人在以前就認識到,胃部位的病變,很有可能與心相關。

小腸經的循行要經過腮幫子、顴骨,所以顴骨也是反應了一個人小腸功能好不好的地方。顴骨部位面板白裡透紅,小腸吸收功能就好;顴骨部位面板蒼白,甚至出現雀斑之類色素沉著,我們就要注意這個人是否消化不良,甚至大便不通,或者小腸有某些不良的病變。

“手太陽小腸經的腧穴”

在手太陽小腸經這一條路線上,一共19個穴位。在這裡,我們重點挑選幾個常用到的穴位來講。

1、少澤穴

少澤穴是小腸經第一個穴位,位於手小指外側,距指甲角1分。

少即幼小,澤指沼澤,此穴為手太陽經井穴,脈氣初生,位處小指外側陷中,猶如小澤,故名少澤。

少澤穴的名字既然和水有關,因此可以用來治療熱證。少澤穴刺絡放血,用來治療咽喉疼痛。我們昨天學習手少陰心經時,介紹少衝穴,可以通過刺絡放血治療因為肝火旺,伴失眠、煩躁,而影響心經的咽喉疼痛。如果咽喉疼痛伴有小便色黃、大便粘膩等溼熱表現,就刺絡放血少澤穴。

乳汁的生成和諸多臟腑相關,其中小腸的分清泌濁功能為重要環節,故取手太陽小腸經之少澤穴可主治乳癰、乳汁少。

如果孩子老是打嗝漾奶,可以給他捏捏少澤穴,別使勁太大,一點點給他捋捋,孩子就不會發生這種情況了。

2、後溪穴

後溪穴的定位:微握拳,尺側,第五掌指關節後緣,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

後溪是小腸經第3個穴位,少澤,前谷,後溪。所以他的命名很好理解,澤就是淺水塘,水塘的水經過前面的山谷,也就是前谷,流到後面的小溪,也就是後溪。所以這個穴位跟水相關。所以,小便澀痛,尿路感染,可以選取這個穴位,以點揉或者針刺技術操作。

後溪穴是一個八脈交會穴,與督脈相通。我們後正中線上,脊柱的疾病可以選用該穴治療。常見的就是我們的頸痛,頭痛,頸椎病和神志病。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並不是所有型別的頸痛都可以用後溪穴。我們到目前為止,說了好幾個治療頸痛的特效穴位,列缺、手三裡、陰陵泉,還有這個後溪。我們怎麼分別應用呢?我們說列缺是雷神,是經氣最強烈的地方,所以,頸痛以經氣不通為主要表現的脹痛感,選取列缺;手三裡,是陽明經,陰陵泉是脾經,皆主肌肉,頸痛以肌肉痠痛為主要表現的,選取手三裡及陰陵泉;後溪,通督脈,循行脊柱,且督脈主骨,所以頸痛表現為骨頭痛的,頸椎關節活動不利的,選用後溪。所以,頸痛也需要分別疼痛的性質而辯證取穴,不可以說你頸痛了,這幾個特效穴隨便選一個就可以,否則只會給人一個錯覺,中醫治療什麼都行,結果試了,什麼都不行。不行的原因只是我們不懂辯證論治。

愛落枕的人,平日要常揉後溪穴。因為小腸經正好順著後肩膀上行到脖子,所以脖子、肩膀有問題都可以通過揉小腸經來緩解,而後溪穴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大穴。

小腸經上的好多穴位都很管用,但用時也要根據每個人身體的不同症狀。有的人用這個穴位特別管用,有的人使那個穴位很靈,所以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穴,要在平常的時候多找一找。只要某個穴位揉完後,身體感覺很舒服,那就把這個穴位單做寶貝,經常用一用。

3、養老穴

養老穴一聽名字,就知道是一個對老年人特別有好處,可以預防衰老的穴位。

養老穴的定位:在尺骨小頭的背面,取穴時,掌心向胸,當尺骨莖突之橈側骨縫中。我們把左手手心朝下,平放在胸前,右手食指點在左手腕關節高出的那塊骨頭上,然後左手往裡一翻,右手食指下會感覺到有一縫隙,這個縫隙就是養老穴。

從養老這個名字看,就很直白了,可以養老,是養身保健的良穴。那麼,養老,是養那一方面呢?

養老穴屬於小腸經脈的郄穴(各經經氣深集的部位)。陽經郄穴多治療痛症,因此多用於治療肩、背、肘、臂的疼痛、以及手腳活動不能自如、腰痛等老年病;其次,因為小腸的功能是吸收水谷所化之精氣供養全身乃至目竅,故可治療目視不明,是調治老年人疾病的重要穴位,所以稱為養老穴。

養老穴對所有的老年病都有作用,像高血壓、動脈硬化、頸椎病、老年痴呆、頭昏眼花、胸悶氣短、耳鳴耳聾、記憶減退、手指麻木、上肢痠痛等。

有些老年人翻身起坐一般比較費力,這養老穴也管用。有人說我現在眼睛越來越花了,眼睛一疲勞就視覺模糊,視力下降,您就天天按揉養老穴吧,又方便又有效。另外,對落枕、閃腰岔氣、呃逆等疾病,也非常有效。

接著我們把天宗、肩中俞和肩外俞一起講,因為這個三個穴我們經常配伍使用,治療肩背疼痛。

4、天宗穴及小腸經肩部系列穴位

天宗穴在一般的教科書上的定位取穴方法介紹得很學術,好多中醫愛好者似讀天書:“在肩胛區,肩胛岡中點與肩胛骨下角連線上1/3與下2/3交點凹陷中”。如果我們讀不懂這個定位也沒有關係,可以按照下面這個“土”辦法定位取穴:以對側手,由頸下過肩,手伸向肩胛骨處,中指指腹所在的肩胛骨岡下窩的中央處即是該天宗穴。

天為清氣;宗,俗話說認祖歸宗,就是源頭的地方。天宗,就是我們清陽之氣的源頭,清陽之氣的巢穴。所以,清陽之氣鬱滯,表現為胸悶的,可以按揉天宗穴。

我們看小腸經大臂這塊,會發現沒有穴位,全跑到肩膀後邊去了。小腸經在肩膀部位的穴位,第一個是肩貞穴,然後是臑俞穴、天宗穴、秉風穴、曲垣穴、肩外俞和肩中俞。

對這幾個穴位,我們一般採取一捋而過的方法,這樣所有穴位就都照顧到了。

經常咳嗽、有哮喘、支氣管炎的人,在這幾個穴位集中的地方會很痛,肌肉會很緊張,我們得經常把它揉一揉,揉送了。因為我們咳嗽、哮喘的時候這塊老用力,長期用力這塊就非常緊張,形成瘀血,我們必須把它揉散了。

還有,我們後背的小腸經也經常容易堆積很多瘀血,因為這塊容易受寒、受傷,多用力,並且經常保持一個姿勢。這時,我們可以請人多按摩這塊,每天順著小腸經送一送肩膀。如果能刮一刮痧,把這裡的瘀血刮出去就更好啦。

揉這條經的時候,血液迴圈會加速,因為心與小腸相表裡,刺激小腸經上的這幾個穴位就等於讓心臟給它及時地供血,所以有時候在這塊揉得過多,有的人會發覺心慌。不過心慌沒關係,就多揉揉手心的勞宮穴,趕緊把血給它補進去。還可以試一下人蔘生脈飲,也是補心血的。

勞宮穴我們在學習手厥陰心包經的時候會學習,這裡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下勞宮穴怎麼定位:握拳屈指時,位於中指指尖處。

5、聽宮穴

聽宮學位於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緣,張口時凹陷處。

聽宮,看名字就可以知道,這是治療聽力相關的疾病,比如耳鳴,聽力下降。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選用艾條灸的辦法,療效很好。因為溫熱的作用,能夠很好的改善耳道區域性的微迴圈,從而改善聽力。

我們看,小腸經經過心,經過耳朵,就把心和耳聯絡起來了。古人把腦的功能也歸於心的功能系統裡面。有時候,我們說一個人心不在焉,聽不東西,這種生理表現,是可以找到經絡的生理基礎的。所以,古人沒有發達的現代解剖,但是有發達的經絡學說,可以從外知內。因此,我們中醫是從外面,窺探裡面,西醫是從裡面,窺探外面,看事物的方向不同,但是道路是一致的。都是從一道門進出,一個從裡面出來,一個從外面進去,都了解門兩邊的世界。

“小腸經的經穴歌和主治表”

每條經脈的穴位很多,我們不可能逐一介紹。對於經絡特別感興趣的朋友,其他沒有涉及到穴位可以自學。為了方便大家系統記憶小腸經的19個經穴和相應的主治,我們把手太陽小腸經經穴歌和腧穴主治提要表列一下,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學習。

手太陽小腸經(共19穴)

手太陽穴一十九,少澤前谷後溪數,

腕骨陽谷養老繩,支正少海外輔肘,

肩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風曲垣首,

肩外俞連肩中俞,天窗乃與天容偶,

銳骨之端上顴髎,聽宮耳前珠上走。

手太陽小腸經腧穴主治提要表

記得關注。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治療各型痛經的17種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