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辨證之三 脾病辨證
脾有氣陽虛陷分,
溼熱溼困統血審。
氣虛香砂六君論,
陽虛理中桂附拼。
氣陷補中益氣湯,
溼熱茵陳五苓群。
溼困胃苓可醒脾,
統血歸脾補血循。
[註釋]
脾有脾氣虛、脾陽虛、脾虛下陷、脾胃溼熱、寒溼困脾、脾不統血六種型別。在治則上,脾氣虛應健脾益氣,方劑可用香砂六君子湯;脾陽不足應補益脾陽,溫中健脾,方劑可選用理中東加桂枝、附子;脾氣虛下陷應補益脾氣,方劑可用補中益氣東加味;脾胃溼熱則清熱利溼,方劑可用茵陳五苓散加味;寒溼困脾者宜溫中化溼,可用胃苓湯主之;脾不統血應補脾攝血,方劑可用歸脾湯。
(一) 脾氣虛
脾氣不足素體疾,
勞倦飲食內傷脾。
納食減少大便稀,
面萎氣短身無力。
虛則補之宜健脾,
香砂六君功效奇。
[註釋]
脾氣虛是由於素體有病日久,或因勞倦、飲食內傷於脾,可出現食慾減少,大便溏稀,面色萎黃,氣短,全身無力。治則:益氣健脾。方藥可用香砂六君子東加味。
[按語]
本證見於現代醫學的慢性腸胃炎,結核病,腸功能紊亂等具備其症候者。
本證的病因:由於素體虛弱,久病成疾,脾氣亦虛,或因勞倦,或因飲食不節,內傷脾氣,致脾氣虛弱。
本證的臨床表現:食納減少,食後作脹,或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大便溏瀉,時息時發。並伴有身倦無力,氣短懶言,面色萎黃,舌質淡嫩,苔白,脈緩弱。
本證的病機:脾氣不足,不能健運,故納少,食後腹脹;脾虛不能運化水溼,水溼停留故肢體水腫,小便不利;脾失健運,水谷精微不能充分吸收故便溏;脾虛,氣血升生化之源不足,不能將水谷精微變赤為血上衝於面,面失所養故面色萎黃,血不養體故身倦怠無力。舌脈乃為脾虛之證。
本證的治療原則:益氣健脾。
常用藥物:
益氣健脾:黨蔘、白朮、山藥、茯苓、薏苡仁、扁豆、甘草。
常用方劑:香砂六君子東加味:黨蔘、白朮、茯苓、陳皮、半夏、木香、砂仁。
加減法:以大便溏瀉為主者,可用參苓白朮散加減:黨蔘、茯苓、白朮、山藥、薏苡仁、蓮子肉、扁豆、車前子、陳皮;浮腫者加滑石、豬苓、冬瓜皮;納少加神曲、山楂、麥芽。
(二) 脾陽虛
脾陽不足久氣虛,
過食生冷傷脾氣。
腹中冷痛得溫舒,
完谷不化形寒體。
溫中扶陽應健脾,
附子理中治此疾。
[註釋]
脾陽虛,謂之脾陽不足。由於脾氣虛衰日久發展而來,或過食生冷傷及脾胃所致。其表現為:腹中冷痛,得溫則減,完谷不化,形寒肢冷。治則:溫中健脾。用附子理中東加味,以達溫陽復因。
[按語]
本證見於現代醫學的慢性腸炎,慢性痢疾,腸功能紊亂,水腫,肝硬化等具備其症候者。
本證的病因:由於脾氣虛衰日久,或由腎陽虛衰,腎陽不能溫脾陽,導致脾陽虛,或因貧食生冷,損傷脾陽而致此證。
本證的臨床表現:腹中冷痛,腹滿食減,得溫則舒,口泛清水,四肢不溫,久瀉不止,氣怯形寒。婦女則白帶清稀,小腹下墜,腰痠沉,舌淡苔白,脈沉遲。
本證的病機:脾陽不足,出現一派脾氣虛弱的表現。陽虛中寒,故見腹中冷痛,四肢不溫,形寒氣怯,腹滿喜溫等證。脾陽虛,不能運化水溼故瀉洩,朱丹溪曰:"瀉洩者……脾病則升舉之氣下陷,溼便下注,並走大腸之道。"婦女白帶清稀,腰腹酸沉,屬於寒溼下注。舌淡苔白與脈遲亦為虛寒之象。
本證的治療原則:溫中健脾。
常用藥物:
溫中健脾:附子、乾薑、肉豆蔻、草豆蔻、益智仁、砂仁。
常用方劑:附子理中東加減:黨蔘、白朮、乾薑、茯苓、甘草。
加減法:溼重加蒼朮、肉豆蔻、砂仁;浮腫加薏苡仁、車前子;久瀉加赤石脂、益智仁、補骨脂、訶子。
(三) 脾虛下陷
脾虛下陷屬氣虛,
脾氣不升本無力。
脫宮脫肛胃下垂,
納少腹墜氣血虧。
補益脾氣謂之提,
補中益氣治此疾。
[註釋]
脾虛下陷,是由於脾虛日久,升舉無力所致,臨床表現可見:脫肛,脫宮,胃下垂或其他臟器下垂,納少腹墜,是氣血虛弱所致。治則:補益脾氣,提升陽氣。方劑可選用補中益氣東加味。
[按語]
本證見於現代醫學的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或其他內臟下垂具備其症候者。
本證的病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脾氣虛,氣虛日久,脾氣不升,氣虛下陷而出現本證。
本證的臨床表現:慢性腹瀉,食納減少,食後作脹,少腹下墜,氣短懶言,面色萎黃,頭目昏花,脾虛加重則脫肛,或胃下垂,女子則見子宮脫垂。舌淡苔白,脈虛無力。
本證的病機:由於脾氣不足,脾氣不升故食後腹部作脹或腹瀉、腹墜;脾氣不足,運化失權,氣血虧虛故頭目昏花,脾虛食少,水谷精微來源不足故形體消瘦,脂肪不能託扶內臟則下垂,水谷不能化赤而變化,濡養於體,故全身倦怠無力。面色萎黃,舌脈乃為脾氣不足之象。
本證的治療原則:補益脾氣,升舉陽氣。
常用藥物:
補益脾氣:黃芪、黨蔘、人蔘、太子參、白朮、茯苓、甘草。
升舉陽氣:升麻、柴胡。
常用方劑:補中益氣東加味:黃芪、黨蔘、白朮、陳皮、升麻、柴胡。
加減法:氣陷重者,重用黃芪;久瀉加訶子、肉蔻、補骨脂。
(四) 脾胃溼熱
面目橘色頭身黃,
脘腹脹滿厭油香。
脈數舌紅苔黃膩,
清熱化溼茵苓湯。
脾胃溼熱飲食傷,
過食肥甘蘊其常。
[註釋]
脾胃溼熱,是由於飲食傷及脾胃,脾不能運化水溼,運久化熱而成,其證見:面黃如橘子色,頭面全身俱黃,脘腹脹滿,厭油膩,脈數,舌紅苔黃膩。治則:清熱燥溼。方劑可用茵陳芩連東加減。
[按語]
本證見於現代醫學的急慢性肝炎,急性膽囊炎具備其症候者。
本證的病因:飲食不節,傷及脾胃,脾失健運,日久化熱;或因過食肥甘酒酪之品,或由於脾胃溼熱,互相蘊鬱而成。
本證的臨床表現:發黃,面色及面板鮮明如橘子色,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厭油膩,噁心嘔吐,身體倦重,發熱口苦,尿少而黃,或身癢發熱,大便不爽,舌苔黃膩,脈濡數。
本證的病機:脾胃溼熱,溼熱交蒸,影響肝膽疏洩功能,使膽汁外溢,故頭身面目俱黃,色如橘子,此謂陽黃。《臨證指南》:"陽黃之作,溼從火化,瘀熱在裡,膽熱液洩與胃濁之氣共並,上不得越,下不得瀉,燻蒸遏鬱…黃如橘子色"。溼熱中阻,脾不運化,故脘腹脹滿,不思飲食,並厭油膩,甚則胃失和降,濁氣上逆,故噁心嘔吐。溼熱下注膀胱則尿黃;溼盛則洩,熱盛則發熱,口乾苦,大便乾結,舌苔黃膩,脈濡數均為溼熱燻蒸之象。
黃疸的發生,與脾及肝膽有關係。辨證時應具體分析。黃疸以消化道症狀為顯著,而肝膽鬱熱之黃疸,則以肝膽經症狀為顯著,臨床上應詳細辨別。
本證的治療原則:清熱利溼。
常用藥物:
清熱藥:茵陳、梔子、黃芩、大黃、龍膽草。
利溼藥:茯苓、豬苓、澤瀉、車前子、滑石、木通。
常用方劑:茵陳五苓散加減:茵陳、山梔子、陳皮、茯苓、車前子、滑石、木通、豬苓、澤瀉。
加減法:噁心嘔吐加藿香、佩蘭、竹茹;熱甚者加公英、地丁、連翹、板藍根;溼重加蒼朮、厚朴;大便祕結加大黃。
(五) 寒溼困脾
寒溼困脾貪冷飲,
溼停中焦居溼侵。
脘腹脹滿頭身困,
泛惡欲吐脾不運。
苔膩脈濡便溏存,
溫中化溼胃苓群。
[註釋]
寒溼困阻與於脾,是由於貪食冷飲,傷及脾胃所致,溼停中焦而出現,脘腹脹滿,頭身困重,泛惡欲吐,兼有脾不運化的症狀,舌苔膩,脈濡,便溏。治則:溫中化溼,方劑可用胃苓東加減。
[按語]
本證包括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膽囊炎、肝硬變,浮腫病,白帶過多等具備有其症候者。
本證的病因:由於多貪冷飲,過食瓜果、以及嗜茶飲水,使寒溼停於中焦,或因冒雨涉水,久居潮溼導致。寒溼困脾常發生在夏秋之際
本證的臨床表現:脘腹脹滿,頭身困重,食納減少,泛惡欲吐,口不渴,便溏稀薄,小便不利,婦人帶下,舌苔白膩或厚,脈遲緩而濡。
本證的病機:溼困中陽,脾運受阻。溼困於上,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則頭重,口不渴;溼阻中焦則脘腹脹滿,泛惡欲吐,食納減少;溼困於肌肉則身體困重。脾陽受困,不能運化水溼則見便溏稀薄,小便不利;寒溼下注則婦女帶下,舌脈乃為寒溼內阻之象。
本證的治療原則:溫中化溼健脾。
常用藥物:
健脾:黨蔘、白朮、山藥、茯苓、薏苡仁、扁豆、甘草。
利溼:茯苓、豬苓、澤瀉、車前子、扁豆、滑石。
燥溼:蒼朮、厚朴、半夏。
常用方劑:胃苓東加減:蒼朮、白朮、薏苡仁、陳皮、豬苓、車前子。
加減法:黃疸者加茵陳、乾薑;胃脘滿悶、腹脹加厚朴、砂仁;噁心加藿香;腹瀉加山藥、蓮子肉;頭重如裹加白芷;浮腫加澤瀉、大腹皮。
(六) 脾不統血
脾不統血氣虛是,
氣虛脾統失其職。
面色蒼白倦無力,
便血氣短崩漏急。
統血歸源溫補脾,
歸脾補血病可愈。
[註釋]
脾不統血,是由於氣虛不能攝血,而血失其正常之道。表現為:面色蒼白、體倦無力、氣短、崩漏、便血。治則溫補脾虛、統血歸源。可用歸脾東加減,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按語]
本證見於各種出血(如:功能性子宮出血,痔出血等和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血友病等))具備脾虛症候者均可進行治療。
本證的病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脾氣虛、脾不統血。虛則統血失其常,故可出現脾不統血之證。
本證的臨床表現:面色蒼白、萎黃、飲食減少、倦怠無力、氣短、肌衄、便血、以及婦女月經過多、崩漏。舌質淡,脈細數。
本證的病機:面色蒼白是由於脾氣虛弱水谷精微來源不足,氣血不能上充於面所致。血虛血不養身則倦怠無力。脾主統血,脾氣虛弱,統攝無權則見各種出血,舌脈乃為氣虛血虧之象。
本證的治療原則:益氣攝血,引血歸經。
常用藥物:
補益脾氣:生黃芪、黨蔘、白朮、人蔘、太子參、茯苓、炙甘草。
止血藥:仙鶴草、蒲黃炭、血餘炭、烏賊骨。
常用方劑:歸脾東加減:黨蔘、白朮、茯苓、炙甘草、黃芪、龍眼肉、伏龍肝。
加減法:便血加地榆、槐花炭;尿血加旱蓮草、大薊、小薊;月經過多加茜草、血餘炭、烏賊骨;食少加山楂、麥芽、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