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藥物歸經是說明藥物對機體各部位有選擇性治療作用的一種理論。

歸,即歸屬;經,即經絡(包含臟腑)。在運用四氣五味與升降浮沉等藥性理論的基礎上,加以藥物歸經理論,可以更加準確地解釋藥物的作用。

如寒涼藥有清熱瀉火作用,可用於治療各種火熱證,但火有心火、肺火、肝火、胃火、腎火之別,藥物之中有的善清心火,如蓮子心、黃連等;

有的善清肺火,如石膏、桑白皮、黃芩等;有的善清肝火,如菊花、桑葉、苦丁茶等;有的善清胃火,如蒲公英、連翹等;有的善清腎火,如知母、黃柏等。

根據這些藥物所治經脈臟腑病證的不同,而將其歸為心經藥、肺經藥、肝經藥、胃經藥、腎經藥等等。

又如,同為甘味補益藥,有的補心,如人參、桂圓肉等;

有的補肺,如胡桃肉、冬蟲夏草等;有的補脾,如山藥、扁豆等;有的補肝,如枸杞子、阿膠等;有的補腎,如胎盤、龜板、鱉甲等。

如果使用不當,如用清肝火的菊花去治療心火旺盛證,用補心的桂圓肉治療脾虛證,雖然不會引起嚴重的毒副作用,但大多無效。所以掌握歸經理論也是正確用藥的前題。

大家理解了這些藥性理論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利用這些理論指導平時的膳食。

如身體正常,沒有偏頗時,就應選擇平衡飲食:

綠豆芽炒韭菜,不但顏色好看,而且綠豆芽性寒,韭菜性溫,寒溫並用不會致偏;

酸辣湯是辛味與酸味的搭配,一散一收,相互制衡;

中秋吃月餅時,泡一杯清茶,一甜一苦,一潤一燥,配伍都十分巧妙。

而當身體有各種偏頗時,就要有意識地利用食物的偏性加以糾正:

如舌苔厚膩,脘腹作脹,就要少吃魚肉、奶油蛋糕等助溼之品,適當多吃些蘿蔔、海帶等化痰消食之品,或喝苦味重一點茶水、大麥茶等。

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陰陽平衡、祛除病痛、養生保健的目的。

懂點中醫藥性理論,並能自覺運用的人,才是真正“會吃”的人。

食物的偏性雖然沒有藥物的強,作用也相對較弱,卻非常安全,對身體損害小。

故唐代大醫家孫思邈就告戒醫者:

“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藥性剛烈,猶若御兵;兵之猛暴,豈容妄發!發用乖宜,損傷處眾,藥之投疾,殃濫亦然。”

即主張有病以後先用食療方法治療,食療不愈,然後再用藥物治療。

唐代《海上集驗方》中記載的治療尿路結石的“胡桃肉粥”,宋代《壽親養老新書》中記載的治療老人嘔逆飲食不下的“生薑湯”,明代《食物本草》中記載的治療小兒瘰癧(慢性淋巴結炎、淋巴結核)的芋艿粥等,都是經臨床反覆驗證而有效的食療方劑。

“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

孫思邈《千金食治》

所以,作為一個好的中醫師,應該多掌握一些食療方法介紹給患者,用這些簡、便、廉,且安全有效的方法防病治病,不應視其為雕蟲小技而不屑一顧。

談到這裡,中醫藥基本理論的主要內容已簡介完畢。衷心希望透過這40多期的講解,能使大家對中醫藥有基本的瞭解和理解,並能利用其指導生活,解決一些常見的小病痛,保養自已和家人的身體健康,在親身實踐中去感受和發現中華民族創造的中醫之美。

由於本人水平有限,可能有許多問題沒有解釋清楚,敬請廣大讀者原諒。

#健康2021#

5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癌症患者如何平穩度過春節?家屬該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