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立春節氣已過,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已經進入了永珍更新的春天,許多人會以這一階段作為改變自我的機會,孩子們在考慮春季學期的成績目標,年輕人開始佈置新一年的工作學習,中老年人則在考慮怎樣擁有一副好身體,更長久的享受休閒時光。

5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健身養生已經成了常態,但在嚴寒剛走、春季初到的時期,養生切記不要激進,否則會起到反作用,把自己折騰進醫院,一定要牢記以下5個春季養生法則:

第一是晨練,中老年朋友要記住一個順口溜:要運動、先熱身,不劇烈、少出汗,運動完、過會吃。每天早起後,我們的身體還處於一種“沒有完全睡醒”的狀態,所以一定要先熱熱身喚醒全身器官,告訴他們準備開始工作了,可以透過拉筋、壓腿、伸展等方式熱身。

運動時也嚴禁快跑、單槓等力量大、幅度大的劇烈運動,中老年人本身狀況不比年輕人,骨質疏鬆、關節老化等問題自身可能不知道,這個時候劇烈運動可能引發脫臼、骨折的風險,而且心血管不健康的中老年朋友更是有猝死的風險。再者,激烈運動後身體大量發汗,春季早晨氣溫偏低,涼風一吹非常容易感冒著涼。

運動後也不要著急開始吃飯,休息一會,因為此時的血液因為運動刺激分散在全身,腸胃血液量有所減少,分泌消化液的能力和蠕動的能力比較低下,這個時候進食可能出現消化不良、積食的情況。另外,提醒中老年朋友晨練前喝杯熱水,吃顆糖,不要純空腹運動,防止運動過程中低血糖的發生。

第二是春季不要睡眠過多,古人講“春困秋乏”,但中老年不適宜過多睡覺,中醫理論說“久臥傷氣”,而氣為血衰,氣行則血行,氣緩則血緩,氣滯則血淤。本身在冬天因為天氣原因已經很久沒有活動,春季繼續躺著不動,身體各項器官會出現功能退化、氣血瘀滯,長期的氣血執行不暢,會出現身體的區域性病變發生。

正常的睡眠時間控制在8小時以內就行,完全滿足一天的精神需求。睡太久引發的病變主要包括消化不良、代謝功能紊亂、肌肉力量下降,表現為外在的行動越來越遲緩,飲食量下降過快,語言反應比較遲緩等情況。

第三方面中老年養生需要注意的是多吃青菜,春天時很多人會出現口乾舌燥、鼻子幹癢、牙齦出血的狀況,這是因為春季天氣乾燥,氣溫變化比較快,人體內部新陳代謝也因為外部環境而處於不穩定狀態,因此出現春燥上火的情況,這其實是因為“陰陽失衡”所產生。

而當人體上火後,自身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會受影響出現不同程度損傷,這些黏膜是人體第二道“免疫”防線,老年人本身抵抗力就差,遇到這種情況就更容易感染上各種病菌。

因此,老人冬季一定要預防上火情況出現,可以透過飲食清淡、忌辛辣,多吃蔬菜水果等方式進行調節,比較合適的食物有春筍、菠菜、薺菜等,也可以透過柚子皮、金銀花或者菊花沖茶喝,也有很好的下火效果,而且能潤肺止咳,對呼吸道粘膜保護起到很好的功效。

第四是防止中風,冬春季節是中風高發階段,因為冬季天氣寒冷、春季氣溫高低起伏大,人體血管收縮擴張頻繁,對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來說,血管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一旦遇冷血管急速收縮,體內血壓增高,就好比單車道上走了100量汽車,此時便會造成血小板堆積形成血栓,造成血管梗死進而中風。

中老年人春季養生還要注重心情調節,春天萬物復甦,人體肝火旺盛,很容易就會焦躁暴怒,但經常性生氣發火會導致肝氣鬱結,影響神經內分系統正常執行,隨後連鎖反應至腎上腺激素分泌、甲狀腺素分泌等,造成免疫力下降,易受病邪侵襲,嚴重的會造成精神抑鬱、心血管疾病等。

春季是養生的好季節,氣溫適宜、鳥語花香,但體質偏弱的中老年人也要照顧自己的身體,不能強行鍛鍊,遇冷加衣、遇熱慎脫、勤勞早起、心情舒暢,對於中風、腦梗要尤其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時間和方式進行合理運動鍛鍊,也要挑選合適自己口味的飯菜做食補,但必須遵循清淡飲食的準則。

9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磨玻璃結節患者手術心路:活在這珍貴的世界,陽光強烈,水波溫柔